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朱泾83岁李云泉向金山档案馆捐赠3万余张票证 “票证故事要让年轻人知道”
2015-05-26 04:03:06
 

李云泉老人在讲述收藏票证的故事。(资料)

  ■本报记者  茅冠隽 通讯员 彭晓华

  已有86年历史的烟标,付出饿肚子的代价才换得的外地粮票、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酒标……家住金山朱泾镇的83岁老人李云泉热衷收藏票证60年,共收藏了3万多张票证。日前,他决定将自己毕生所藏全部捐赠给金山区档案馆。“我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交给国家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票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些票证背后的故事!”

  换一斤粮票 饿几天肚子

  从1955年起,李云泉就开始收藏粮票、布票、油票、烟标、酒标等各种票证。“当时,我还是个‘小年轻’,就觉得这些香烟壳子和布票、粮票等都很精致很漂亮,就开始收藏了。”几十年来,他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搜集了不少珍贵的票证。不少朋友知道他喜欢收藏票证,也会把自己家里留下的一些票证赠送给他。“时间最早的一张票证,是1929年生产的一张烟标,它比我年纪还大,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

  李云泉说,为了让这些宝贝不受潮、腐烂,他将这些票证都分类编号,精心塑封好后放在自家的五斗橱里。平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捧出这些票证,拿出放大镜细细观赏。“这些票证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每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上世纪50年代,李云泉有一次去山东淄博旅行,发现那里的粮票非常漂亮,就用自己携带的一斤全国粮票换了一斤淄博的粮票。“当时粮票是每月定量供应,一个月29斤,我换掉了一斤全国粮票,自己当月就少吃了一斤粮食,月底饿了几天肚子,印象深刻。”李云泉说,自此以后,他再看到就算特别精美的外地粮票,顶多也只换一两、二两,再也没换过一斤。

  有人要购买 老人均婉拒

  在金山,李云泉的3万多件藏品曾办过30多次展览。这些年来,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曾向他提出购买一些票证的要求,但都被他婉拒。李云泉说:“我收藏的票证有些是‘绝版’,很珍贵的,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把它们卖给个人,我不放心。上交给国家,让更多人了解票证文化、了解这些票证背后的故事,也算实现了我的一个心愿!”

  日前,李云泉已将第一批5099件票证正式捐赠给金山区档案馆,此后还将陆续分批将剩余票证捐至该馆。

  “票证虽小,却能折射出浓厚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每一张票证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票证上的文字、绘画、印刷技术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金山区档案局副局长沈希忠说,从5月20日开始,金山区档案馆已分批展出这些票证,市民可免费参观。


编辑:小微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