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文明创建“虚事”须“实做”
车行在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处处果树,一路野花,一派田园野趣。这里有美丽的花米庄行景区,庄行镇还被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镇”的称号,所在的奉贤区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好家风”培育、“小舢舨”巡回三下乡、庄行故事会,庄行镇通过特色品牌活动,将说书场移到农家会所、宅基课堂,用身边人身边事阐述“大道理”,在汇聚起正能量的同时,也为文明创建营造浓厚的社会环境。
在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虚事实做,有的放矢,问题导向,上海始终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主要目的,围绕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长宁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下辖9街1镇,共有183个居民区。长宁将文明小区创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抓手,围绕“为民、利民、惠民”主题,让群众感受文明气息,感怀城市温度,享受更好的生活。上海市文明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的文明创建体系持续改进,各项工作更贴实际、更接地气。各区县、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同城效应,推动城市面貌、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明显提升,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实惠,参与热情高涨。除了奉贤区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长宁、浦东、静安区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徐汇、嘉定、闵行、杨浦区获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崇明县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县)提名。17家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6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闵行、杨浦、金山、普陀区被评为市级文明城区。
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更显重要。针对社会关注、市民关心的问题,上海注重市民文明行为的引导与规范,注重调查研究,整治顽症陋习。一份来自第三方调查机构的10万份问卷统计显示,违法搭建、欠缴公共事业费、高空抛物、乱扔生活垃圾、占用公共楼道堆物、不文明饲养宠物及娱乐活动扰邻、擅自“居改非”、破坏小区绿化、乱停车、房屋“群租”等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10类不文明居住行为。针对这十大行为,上海发起“倡导文明居住、规范文明行为”金点子征集。
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服务与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比如在地铁行业,逃票现象长期存在,对城市形象、企业经营均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自2013年起,上海市文明办与申通地铁集团、轨道和公安总队等各部门联手推进“倡导文明乘车,制止逃票行为”专项行动,并将逃票行为纳入征信系统,提升上海城市窗口文明形象。
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文明素质。要做好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就要坚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以文化人、家庭育人,通过大力弘扬优良家风,积极倡导优良校训,精心培育企业精神,营造社区和谐文化,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由内而外地引导市民遵守文明行为规范。上海市民文化节倡导“家文化”,上海各区县举办“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怡情养志、涵育文明。
上海还探索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增强人们践行的自觉性,将公序良俗上升为法律制度,提升不文明行为的法律成本。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市信用信息平台数据归集单位已达97家,归集信息事项拓展至3297项,可供查询的法人数据达1013万条,自然人数据近3亿条;覆盖上海市138万法人和2400万自然人;为62家上海市政府部门开通587个平台账户。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