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孵化+投资,众创空间不断扩容
2015-05-21 04:01:58
 

  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5月21日 04:01:58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俞陶然)近日,位于闵行区的上海绿亮科创园开园,已有60家企业入驻。这是上海绿亮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一家科创园,今年内还将在闵行、松江、大虹桥等地开设6家科创园。绿亮集团董事长方加亮表示:“我成不了马云,但有信心通过搭建平台,为上海培养出未来的马云。”

  像方加亮这样的孵化器投资人,在上海有很多。据市科委介绍,今年以来,众创空间在上海各区县不断扩容,1—4月开展各类创业活动250多场,近万名创业者参与;“孵化+投资”成为众创空间孵化的主流模式。

  何为众创空间?市科委《关于上海“众创空间”建设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众创空间是在科技创业孵化器发展基础上,通过新模式、新机制、新服务、新文化融合发展,涌现出来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社区,集聚各种创新创业要素,为大众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目前,上海有创业苗圃71家、市级孵化器107家、加速器13个。创业苗圃累计预孵项目5300多个,49%成功注册公司。市级孵化器中,民营孵化器33家、占比30.8%;专业性孵化器77家,占比70%; 在孵企业6300多家,毕业2000多家。此外,涌现出了起点创业营、苏河汇、启创中国等60余家众创空间,它们的面积达不到市级孵化器标准,但同样具有孵化功能,为创业者提供各类服务。

  最近,鸣新坊加入了上海众创空间联盟,该联盟有近40家分布在本市各个区县的会员单位,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会员单位的近期活动,吸引有创业梦想的人走进众创空间,与创业导师和投资人交流。“这里的创业讲座和投融资对接会很红火,可容纳四五十人的会议室常常座无虚席,其中还有一些老外。”徐晓光笑着说。

  据市科委负责人介绍,上海众创空间的发展正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和特点:一是服务功能“深度化”。涌现出的一大批投资主体多元、社会力量兴办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型孵化器,大多没有自有物业,其盈利模式不再依赖房租,而是通过快速整合资源能力和提供种子基金、创业导师、市场推广等服务,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盈利模式。二是技术领域“专业化”。全市33家民营孵化器全部是专业孵化器,分别聚焦新能源环保、移动互联网、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等领域,通过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一批科技创业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三是资源协同“网络化”。众创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吸引创业资本、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生态圈。四是孵化功能延伸“两端化”。一方面向前端延伸,大多数孵化器都设立了创业苗圃,为“种子期”的创意团队提供预孵化服务;另一方面向后端延伸,通过设立“加速器”,为发展较好的创业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等加速服务。


编辑:小微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