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5月19日 01:41:30来源:江西日报
赣南油茶,香味渐浓。在于都,也同样呈现出它的火热:一个个梯田状条带分布的油茶基地上,人来人往,有的忙着挥锄挖穴,有的忙着将幼苗装车,有的忙着整枝除草……
近日,记者走进于都,爬山林、进企业、访大户,在火热的背后感受那独特的味道。
对味——老“宝贝”迎来新发展
一棵树传家宝,一滴油千般妙。特殊的地理构造给质朴的于都人送上了一份大自然的馈礼——油茶。“自我懂事起,家里炒菜就用茶油。我们村里,每家都有自留山,每年采果榨油,自家食用,多的还能送亲友。”家住于都县车溪乡同辉村的王红峰说起油茶来头头是道,但真正将油茶当作致富产业来做,却是在外打拼十几年后。2011年,王红锋将所有积蓄在黄麟乡流转承包了6000亩山地,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在外打拼的这些年让王红锋的“嗅觉”格外灵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让他看到了机遇,而2013年赣州市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更令他信心倍增。
于都的决策者们同样眼光独到。面对这样绝好的机遇,他们更是快人一步。“县里不但精心编制了《于都县2012——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专门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并启动实施了‘十百千万’油茶产业工程,让油茶产业提前驶入快车道。”该县林业局干部陈光红介绍,目前全县种植高产油茶林面积达20.6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11.1万亩,老油茶林9.5万亩;引进了江西绿中源、江西金龙山等油茶产业发展企业15家,建立油茶专业合作社26家。
入味——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每亩政府补助300元,加上50万元的贷款,今年我家2000亩山地可以全部种上油茶了。”于都县银坑镇君盛油茶基地老板陈愈锋说。在这之前,由于资金压力,他只能分块种植,逐年开发,面对商机,心里干着急。
像陈愈锋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为此,于都县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补助资金,提高种植补贴。对于资金不足的种植户还协助办理低息贷款,解决资金难题。此外,该县每年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小型灌溉等项目资金,仅去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油茶基地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科研滞后、资源分散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另外两道“坎”。为了破题,该县先后引进绿中源、金龙山等大型油茶企业前来投资,采取“公司+基地+林农”“公司+基地”等模式,促进油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在县工业园区专门规划了粮油产业园,用于油茶产业科研,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强有力的拳头产品。该县还与省林科院签订了油茶产业技术支撑协议,每年春秋邀请省市油茶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到实地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科学种植管理水平。
真味——“公孙树”变身“民心树”
“我家种了8亩油茶,去年产油240公斤,收入2万余元,以后50多年都有收入。真是一次投入,终身受益。”采访时,于都县罗坳镇三门村村民徐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言谈中满是喜悦。
油茶种植,赣南人民祖辈相传。由于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不高,长在山中无人识,被人称为“公孙树”。如今,同样的一棵油茶,不同的两种方式。在“种”与“不种”之间,于都老区人民在油茶这棵“宝树”上,“摘”下了真金白银。该县把油茶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产业来打造,对贫困户种植油茶林5亩以上,按每亩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改造低产油茶按每亩200元补助。同时,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油茶产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给予每年最高10万元扶持资金;对吸纳贫困家庭成员、残疾人就业占其用工总数10%以上,且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油茶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减免担保费用。
实实在在的举措催动着“公孙树”向“民心树”加速变身。目前,该县油茶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就业人员近4000人,重点帮扶贫困农户500多户,增加农民收入6000余万元。
袁 飞 谢弟武 本报记者 鄢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