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东 牛少凤
科技创新在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创造了无可限量的社会价值,特别是民生效益。这往往是为人们所忽视的。讲到科技进步、技术研发,我们马上联想到的大多是技术创新、产品更新、质量提升、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等硬效益的提高,却忽略了科技创新的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软效益。当大家更加全面深刻地意识到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不仅产生巨大的硬效益,而且带来宽广的软效益时,对我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会更加自觉、自信。
以互联网科技创新对社会就业的促进为例,随着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发挥的培育新行业、创造新职业、激发新需求、开拓新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给有效解决失业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实,想想阿里巴巴、淘宝等这些年来催生了多少新增就业人数,就可以想象到信息技术创新等新事物为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解决网络时代成长起来、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技能基础的广大年青一代的就业问题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因此,在我心里,看到“互联网+”已经、正在而且将不断催生更多这样的新生事物诞生时,真的是眼前为之一亮。进一步推动浙江科技创新与民生发展的互促共进、互利共赢,成为引领浙江科技创新阔步向前的基本遵循与重大目标。
一方面,在大力推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浙江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促进功能。不能简单地为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仅要瞄准工具、机械、装备和实验室等,而且要放眼社会、关注民生,尽可能地让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服务于经济产业的建设发展,而且服务于增加劳动力就业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在更加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大政方针引领下,积极发挥改善民生对推动浙江科技创新的重大倒逼功能。要在脑子里时刻绷紧“为民利民”这根弦。当我们不停地说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时候,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源头上的问题。这个源头就是因为技术研发没有绷紧民生这根弦或者至少有时没有绷紧,才导致技术成果无法转化,束之高阁,既浪费人力智力,更浪费物力财力。形象地说,心里没有装着民生,研发的成果自然就不会接地气,不接地气的成果最后怎么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或者市场需求或者发展动力呢?
对此,很自然地又联想到恩格斯说过的一句流传极广的话,“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事实上,恩格斯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却往往被绝大多数的引述所忽略了。恩格斯这句完整的原话是这样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那么科学却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重要含义,一层是字面显性表达的,即说明社会需求当然包括民生需求对科学研究的强大拉动作用,一层则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即说明来自实际的需要而诞生的成果比纯粹的学院式可能脱离现实需要的科研成果更能促进人类进步。这就提醒我们切记,科学研究、技术研发都必须紧紧接上民生地气,始终做到做好研以致用、用以促研,科技创新才会天地更宽广。
从现实来看,这些年来,浙江的科技创新和民生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比如我省大批围绕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公共安全、雾霾治理、“五水共治”等科技创新成果,都为改善我省人民生活、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有理由相信,只要始终坚持并真正做到科技对接民生,也就为科技创新找到了如何更好服务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的答案: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提高民生是一切科技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与生命力所在。
(作者单位: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