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评论频道> 中国观察

行走中国:唐蕃古道旁,山间奇泉人未识

2015-05-05 15:28: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进林 顾玲 曹婷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古鄯镇政府党政办主任罗永昊介绍,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显示,隋唐时期就有“药水泉”一说,因牛饮泉水而发现。30岁的藏族僧人扎西拉旦来自距药水泉600公里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隆恩寺,他打算在这里喝上3个月的泉水。
 

  新华网西宁5月5日电(记者张进林 顾玲 曹婷)“青石头根里的药水泉,担子担,桦木的勺勺儿舀干……”山野间,一首歌唱男女爱情的“花儿”飘散开来,山脚下的一眼清泉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品尝着泉水,沉浸在“花儿”的情调里。

  “花儿”是传唱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以表达男女爱情内容为主的民歌。“青石头根里的药水泉”,指的是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七里寺境内的一眼清泉。当地人称这处泉水为“药水泉”。

  初夏时节,海拔3200米的七里寺峡谷,山麓郁郁葱葱。峡口涌出的药水泉清澈透明,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来饮用。当地人讲,这里的山林间,“藏”着很多种药用的花草。

  药水泉所在的古鄯镇,曾是唐蕃古道南线上重要的驿站。民间传说,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进藏时翻山越岭,来到古鄯因水土不服,皮肤出现红肿过敏。当地一位放牧的老翁送来一碗泉水,让公主饮用或擦洗身体。不到三日,公主身上的红斑全消,她非常高兴,认为这泉水非同一般,从此命名为“药水泉”。

  “我以前在这上中学时,骑自行车来喝过药水泉,这回和朋友到这儿来玩,也来喝点泉水。”38岁的游客朵光鑫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药水泉的得名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传,“药王”孙思邈云游天下采集药材时途经古鄯镇七里寺,在山下歇脚时不小心将药葫芦打翻,药水渗入地下后又复溢而出,形成药水泉。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孙思邈,在半山腰专门修建了“药王庙”以供后人祭祀。至今,“药王庙”里仍然香烟缭绕。

  古鄯镇政府党政办主任罗永昊介绍,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显示,隋唐时期就有“药水泉”一说,因牛饮泉水而发现。

  “以前人们放牛时,发现牛每天都会消失一会儿,跟着牛走才发现它是去找泉水喝。牛喝完泉水后食量逐渐增大,人们这才敢跟着喝。这些都是祖祖辈辈流传的故事。”久居七里寺附近的80岁老人陈福来说。

  当地村民毛德雄介绍,过去,村民们都是直接用手掬起泉水饮用,或用勺子舀到桶中用担子担回家中。如今,药水泉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用水管将药水泉的泉水引了过来,又修了台阶,泉眼旁还有人专门售卖水桶和纸杯,以方便大家接水喝。

  记者在泉眼附近看到,这里人来人往,有人来看风景,也有人特意为泉水而来。一些人手持饮料瓶,一口一口喝着接来的泉水;也有人将打了泉水带回家去。

  30岁的藏族僧人扎西拉旦来自距药水泉600公里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隆恩寺,他打算在这里喝上3个月的泉水。“之前寺里有人胃不好,就来这儿喝上一段时间的泉水,然后胃病就好了。”扎西拉旦说,“现在我的胃有病,也来试一试。”

  罗永昊说,据《西宁府志续》记载:“其味辛温,饮之愈胃疾”,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药水泉泉水的详细成分分析,但当地居民多用药水泉的水治疗消化不良,或者用泉水煮羊肉去除膻味。以食用肉食为主的牧民们,也会在夏季草场转场前来喝泉水。

  岁月流逝,古老的药水泉滋养着附近的百姓,也为远道而来的胃病患者解去忧愁。“七里寺离民和县城比较远,开车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很多外省的人还不知道我们的药水泉。现在我们也在考虑,通过合理规划,把药水泉所在的七里寺打造成一个旅游景区,让更多的人来这里感受古老的药水泉。”古鄯镇镇长王福昌说。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