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5月5日电(尹亮 高梦月)正在美国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的阴艳菲,近期返乡时发现家乡西安变“潮”了:几处老厂房变身为时尚的艺术园区,而假期之中来参观、游玩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在阴艳菲的印象中,家乡西安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其实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来西安的艺术区。”阴艳菲说,漫步在半坡国际艺术区里,她感受到这座古城散发出的时尚气息。
高挑宽敞的旧厂房、随处可见的涂鸦墙面、具有当代气息的艺术雕塑,街区店面里的精致瓷器、织锦唐卡,集书画、插花、服饰为一体的“混搭展览”,还有个性十足的艺术家工作室……这都令阴艳菲感到兴奋。她甚至将大标语“人人都是艺术家”拍下来,用作自己微信朋友圈的背景图案。
半坡国际艺术区的所在地是1961年建成的西北第一印染厂旧址。新世纪以来,由于西部纺织业的逐渐衰落,印染厂破产倒闭。这里约5万平方米的厂区长期闲置,大量苏联建筑风格的厂房成为“衰败的象征”。
从2007年起,特别是2012年以后,园区管理方经过精心构想,对原厂房进行了改造。这里随之聚集起一些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群体,以及手工艺制作、创意设计、艺术摄影等文化产业。
“老工业厂房很有文化气氛,能够吸引艺术家前来‘扎堆’。”半坡国际艺术区CEO陈勇表示,通过艺术家群体和文化产业的聚合,能够让艺术家沉下心来创作,并提供艺术界别之间碰撞的条件。同时,艺术区对于民众免费开放,也能让“高大上”的艺术与普通市民“零接触”,让艺术进入民众生活。
与半坡国际艺术区相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校区内的老钢厂设计创意园区,也是通过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而成、此后又被废弃的工业厂房进行创造性改造,形成了一处充满艺术气息的园区。
连续的预制槽型屋面板、模数整齐划一的柱列、三角形屋架、精工砌筑的清水砖墙……在老钢厂设计创意园区的发起人全建彪看来,老钢厂内这些建筑式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细手工,也是今天新派建筑所缺失的东西。
“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场所,会让人心里安静下来,找到一种有根的感觉。”全建彪说,许多人对老厂房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而工业时代和创意时代通过厂房空间先后传承,能更大程度地激发人们的思想和干劲。
这座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园区,主打创意设计产业,集创意展示中心、艺术分享交流中心、创意生态办公、创意主体商业街区等多种空间形式为一体。“创意园区让学校更有‘文艺范儿’,而且让我们建筑类院校有了实体可以观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方超说。
在西安,工业遗存改造变身的典范还有“大华·1935”。这处1935年投产的长安大华纺织厂旧厂房,在经过改造之后,不仅新建成了一座展示大华纺织厂发展史的免费博物馆,还建起了小剧场集群。现在,在这里的老厂房内看上一场当代艺术演出,也成为许多西安人的日常文化生活。
“西安‘古’的东西已经很多了,现在就差一些‘潮’的东西,由老厂房打造的艺术园区刚好填补了这个需求。”西安市民刘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