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5月4日电(记者聂建江、程楠)记者近期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调研发现,乡村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出现“苦乐不均”的苗头:一边是偏远教学点条件简陋,勉强维持,另一边在农村修建的大量学校却成了“空校”,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大量学生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村民要求恢复村级教学点。山乡教育究竟该怎么办?
现实:山乡教学点勉强维持
从铁山教学点到武都区龙坝乡不足10公里路程,但由于山路崎岖,加上下着小雨,道路泥泞不堪,记者一行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铁山教学点有32名学生,只有1间教室和1间教师宿舍。上午放学铃响了以后,有一半孩子没有回家,这些孩子的家离学校都在两三公里之外。老师孟玉强给他们烧了两壶开水泡方便面,这就是午饭,有些孩子连方便面都吃不到,只有从家里带来的馍馍。
铁山教学点有2名教师,孟玉强是上世纪80年代的村聘代课教师。他在铁山村代课已经超过30年,因为家就在铁山村,就一直坚持在这里当老师。
“铁山教学点至今还是复式教学,一二三年级在一起上课,几乎没有像样的教具,上课‘全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孟玉强说,像这样偏远的教学点谈不上教学质量,老师只能是“带孩子”。
前些年,乡上有撤并铁山教学点的想法,但村民因接送孩子不方便拒绝撤并。虽然学校留了下来,可从硬件到教学质量都只能是勉强维持。
据甘肃省教育厅介绍,截至2013年底,甘肃省5人以下的学校还有853个。
矛盾:既要集中求发展,又要分散守底线
武都区教育局局长黄克良介绍,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把孩子送到城区上学,武都区在2012年之后出资1.5亿元新建5所城区学校。
但农村教育的一个现实是:因为到乡镇学校上学山高路远,接送不便。虽然有免补政策,上寄宿学校难免增加家庭负担,每到学期开学时,都有家长提出要恢复乡村曾经被撤并的教学点。
黄克良说,既要靠“集中”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又要在乡村分散的学校、教学点保证起码的教育公平,守住底线。更让教育部门头疼的是,花了钱、出了力在乡村建的学校成了“空校”,武都区目前已有74所乡村完小或教学点因无生源已成“空校”。
武都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山区,学校是当地条件最好的公共设施,但生源流失造成的“空校”现象却成了一大尴尬。
甘肃武都南部山区的三仓乡闹院小学校长谈彪介绍,这所小学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2007年学校建成了新的教学楼,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当时尚有学生220多人。从2008年开始,学生人数急剧下降,2014年有13名学生,现在全校学生仅剩10人。
当地一些村干部说,一方面农村人口大量外出使村校空置,另一方面,随着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一些早期外出打工的人口出现回流。这种情况下,一刀切的“集中”和“保留”都不现实。
路径:山乡教育要精准投入
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大集中、小分散”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小分散”的关键不是广撒网,而是精准施策。现有不少政策、做法缺乏精准性是造成乡村教育种种矛盾的原因。
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说,有些村学校明明缺老师,可上面来的项目却是盖校舍;有些教育硬件建设项目没有考虑到当地人口变化因素,比如一个村子在册人口1000人,学校就按1000人的规模建,可实际这个村子有六七百人常年在外打工,这样建起来的学校当然会空;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学生人数减少,教学设备调剂到别的学校使用,几年都办不下来。
部分教育专家认为,目前农村教育要精准解决。不能一说农村需要教学点,就一个村搞一个。学校要建在哪里,配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硬件,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调查,拿出精准方案。
现有的教育投入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可调整性,避免浪费。黄克良说,武都区目前已有8所教学点或村小的闲置校舍被改建为村卫生室,并计划将有条件的22个闲置学校逐步改建为幼儿园。“这只是暂时改变资产用途,如果未来需要恢复学校或者教学点,我们马上可以不同规模恢复。”
2015年,甘肃省提出将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建设幼儿园,其中大部分将改建原有的空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