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或奴役:过度教育下逝去的钢琴家》[法]席琳·拉斐尔 著黄琪雯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渝川
1994年,10岁的法国女孩席琳·拉斐尔获得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第三名。虽然她的风头被比赛中出现的另一名天才少年——12岁的中国男孩郎朗抢走,但她在两年后再次获得了施坦威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军。
在人们看来,席琳·拉斐尔正在成为钢琴家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但事实却是,曾是法国音乐界明日之星的她,在饱受精神创伤的种种折磨后,最终放弃了钢琴演奏。
她在《爱或奴役:过度教育下逝去的钢琴家》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对于书中的很多场景,中国读者并不陌生。席琳·拉斐尔的父亲在她两岁半时购置了一台钢琴,在钢琴老师告知他孩子很有天赋后,便开始践行“责罚是将有天分的人引领至成功的唯一方法”的信条。在席琳·拉斐尔未满5岁时,父亲就会因为她弹错了某个小节,而扒去她的裤子用皮带狠抽她;如果还是没弹好,就不让她上桌吃饭,等她饿得头晕眼花时,又命令她把一大盘残羹冷炙一口气吃下去。
不仅仅在家里受折磨。席琳·拉斐尔每次出门上钢琴课,父亲都会陪同,一旦老师评分不高,她就会被父亲拽到理发店剃成光头。时常以光头形象出现在学校,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侮辱更打击一个孩子?
皮带、鞋底、拳脚,这样的殴打一直持续到席琳·拉斐尔14岁。长期的严格训练让她在法国音乐界越来越放光彩,但光彩背后,是巨大的精神痛苦,她还因此患上了厌食症。后来,学校护工在知道了她的遭遇后报警,她获得了救助机构的隔离保护。她的父亲则被法庭处以缓刑及强制治疗。
以放弃钢琴演奏为代价,并与父亲持续多年“冷战”后,席琳·拉斐尔才从童年创伤中走出。如今的她,投身医疗和心理咨询事业,致力于解决儿童受虐问题,为的是,不让她的噩梦在更多孩子身上重演。
但她也许会失望。以中国为例,因为出了个郎朗,郎朗父亲的训练方法便被很多家长奉为金科玉律。郎朗父亲以及席琳·拉斐尔的父亲,遵循的都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即确立很高的业绩标准,以科学化、标准化的训练方式,逼迫训练对象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并积累高度熟练的操作技能(表演技能)。训练对象如果表现出对训练的排斥,都会被认定为道德品质上的不坚定,必须通过更大强度的训练来迫使其服从。在这种管理之下,工厂里的工人吃不消可以辞工(也有人选择自杀),但孩子能辞退父母吗?
对孩子的残酷,往往被冠以爱的名义;父母们顽固地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果真如此吗?席琳·拉斐尔把这样的爱称之为“奴役”,她在这样的“奴役”下,还未长成,已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