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晴雨表试探水深水浅
中国人没经历过真正的大牛市,牛市庞大的身躯突然降临的时候,很有些手足无措
文/马韬
股市一直被称作经济体的晴雨表,而在中国股市仅在近三年来,才初具此功能;也正是制度改革带来的实质性变化,使中国股市从符号逐渐成熟为实体经济融为一体的市场,问题是,影响力来了,又会如何反身去影响实体经济?
股市不好控制,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股市尤甚。
2005年之前的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完全踏不上一个节拍,逐渐成熟后,又开始过度反映宏观经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涨了300%,成为世界上估值标准最高的市场。
这一过度反映,核心问题并不是一个“是否脱离实体经济”这么简单。
中国目前与20年前本币汇率大幅上升的日本与韩国非常类似,中国股市表现也在复制这两个国家在升值过程中股市的表现。
正是原因和外在表现符合日元升值过程的前半段,言必称日本的观点盛行。
日本在股市泡沫破裂后出现“失去的十年”,非常惨痛的经历。对于中国股市如此巨大的涨幅,担忧中国将完全复制日本的媒体经济学者日趋增多。这种担忧的逻辑有点像:邻居是跌死的,所以自己也得跌死。
日本经济出大问题的核心在于:银行系统风险的释放。
日本股市在一波大牛市中,几乎将所有的优质企业的融资一揽入怀,好企业都可以在股市上融到资金,而对银行贷款冷落多年,这就导致日本银行业失去了盈利的基础,转而向一般企业放贷,最终在日本房价狂升的过程中,将资金完全绑定在了房地产市场中,当房地产市场崩掉之后——日本房价顶峰时期,最贵的写字楼一平米超过20万美元——银行被拉进去,金融系统的问题才是日本经济问题的核心所在。简单归咎于升值、股市大涨,显然不客观。
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股市是诱发的惟一原因:日经指数从1989年底的39000点下跌到1990年底的20000点,日本经济仍然保持了7.5%的增速,甚至高于1989年的6.9%。升值期间韩国市场涨幅远远大于日本,股市见顶之后,经济也没有出现衰退。
很显然,如果说是泡沫损害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的话,那也是由房地产泡沫等实体经济的泡沫与股市的泡沫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泡沫破裂的时机及方式,日本的投资普遍认为是决策失误造成,如日本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调查部长荻原就认为:迟缓的紧缩性政策鼓吹了泡沫,而后期实施的紧缩政策过于猛烈,导致泡沫破灭。
对照近半年多来中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亦步亦趋地紧盯着实体经济的变化,已着手对流动性进行控制。
将邻居跌倒作为提醒是从善,但认为谶言必会实现则多少有点杞人忧天。
如果将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作为最重要的条件,不妨借鉴一下韩国的经历。在2006年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由于美元本身兑换其它重要货币的贬值,是人民币对应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还是贬值的,这一点和韩元1985-1988年升值的过程非常相似,随后韩元进入实际升值的阶段。
美国近一年来来经济表现强劲,美元兑其它主要货币升值,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开始实际升值。
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类同点:韩元在升值后,1992年举办了奥运会,与中国08年奥运会的时点都非常类似。
列举这些的目的是:升值和奥运,从历史来看,均为该国股市走牛的刺激因素。
韩国股市在1985-1989的货币升值期间的表现是:KOSPI指数从140点涨到1000点。
众所周知,升值的核心因素是该国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由此,升值与股市大涨的关联出现的因果关系就非常明晰了。
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几乎是没有分歧的,惟有的隐忧就是这一轮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涨而出现的“泡沫”。
蜂拥而来的海外资金对中国大城市的楼市仍然垂涎三尺,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中国房价处于什么水平的客观标准之一;而中国股市,即便以4000点的位置来看,以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强劲增长,其08年的动态市盈率也维持在30倍左右,严重的泡沫迹象尚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