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山西官方向全球集资“温暖”留守儿童
2016-03-23 17:29:00
 

  中新网太原3月23日电 题:山西官方向全球集资“温暖”留守儿童

  作者 刘小红

  当下,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此,“为了明天·关爱儿童”成为山西省慈善总会2016年重点推广的慈善项目。然而,由于资金紧缺,山西官方面向全球集资善款,用于“温暖”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前往城市务工、创业,随之产生了日益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据统计,中国现有留守儿童已超过61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69%,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

  数据显示,中国近260万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联系,甚至有1500万留守儿童只能每三个月与父母通话一次,43.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39.8%感到孤独。而这当中就包括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寄宿制学校一名六年级学生小静。

  “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要的不是漂亮的裙子,更不是好吃的零食,而是你和爸爸的陪伴,你知不知道,每当我看着别的孩子,一只小手拉着妈妈,一只小手拉着爸爸的时候,我好羡慕,好羡慕…”这是小静的作文。

  平型关寄宿制学校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学校294名学生,住校264人,留守儿童70多人,特困生、孤儿30人。白崖台乡耕地少,靠务农很难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开销,因此,大多数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

  小静的父母在浙江,为了节省路费,他们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今年12岁的小静,总是沉默不语,却经常拿着文具盒假装在跟妈妈通话。偶尔通过老师的电话跟妈妈视频时,她总是一脸惊喜,然而,面对长久未见的妈妈,除了流泪,她只是不停地问多会回来。

  跟小静是同班同学的小晶,对父母的印象几乎没有。因为贫穷,小晶的妈妈在她4岁、妹妹一岁半的时候抛下她们走了,而爸爸总是常年在外。面对逐渐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小晶最害怕的就是失去他们,总是担心没人支撑这个家。

  在22日举办“为了明天·关爱儿童”的项目新闻通气会上,山西省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何子义告诉记者,山西省现有留守儿童16.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66‰,并呈逐年增加态势。

  “由于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感情上的关爱与呵护,在生活上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安全、学业和品行等多方面极易出现问题和偏差,自身成长状况堪忧,并由此引发了不良习气沾染、身心意外伤害、未成年人犯罪、城乡儿童各方面素质极不平衡等许多社会问题。”何子义说,其中以家庭贫困、身心发展迟缓等问题最为突出,迫切需要各方力量予以帮助。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为了明天·关爱儿童”是山西省慈善总会2016年重点推广的慈善项目。该项目将依托社区、学校、乡镇或相对独立的场所,整合现有项目或新建、设立“关爱儿童之家”,铸造一个具有“家”的感觉与氛围的场所,通过提供绘本阅读、心灵关怀、亲情连线、课业辅导及动员社会志愿者组织,为6至12岁的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解决他们普遍存在的亲情失落、学习失教、心理失衡及特殊困难等问题。

  “为了明天·关爱儿童”慈善项目内容包括阅读角、防拐骗安全教育、性知识教育、心灵屋、亲情角等,让孩子们得到关怀。

  目前,山西省闻喜县全县共有9个乡镇创办“儿童之家”29所,配备儿童福利主任29名,录入档案的儿童7250名。

  据了解,山西省慈善总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新设、改建100所“关爱儿童之家”,完成对山西全省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区域的全覆盖。

  然而,每年改建100所“关爱儿童之家”共需善款800余万元人民币。目前,尚有500多万元的善款缺口,用于基本生活设施配置、学习用品、科普器材等。

  “我们衷心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能把温暖的爱心投向山西的留守儿童,帮助孩子们筑梦成长,”何子义说。(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