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又是一年“春分”时。全国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各省反映,各地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春管春播动手早、行动快、措施实,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有序推进,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今年春耕生产开局良好,有四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面积基本稳定,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86.2%,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比近5年同期平均减少0.7个百分点,但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加1.9个百分点。二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据种植意向调查,今年结构调整呈现良好势头,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玉米面积调减,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幅度较大,大豆、薯类、杂粮杂豆及青贮玉米、优质饲草面积增加。棉花、油料、糖料面积调减,蔬菜及特色作物面积扩大。三是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两杂”种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化肥、农药、农膜供应均能满足春耕需求,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利于降低投入成本。四是春耕备耕基础较好。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稳定增加,继续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并保持基本稳定,提早预拨了小麦“一喷三防”等补助资金。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部署早、措施实。目前,华南早稻和西南中稻进入播种育秧期,西北春小麦陆续开始播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已准备就绪,春耕备耕进展较为顺利。
各地反映,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小麦油菜苗情差于上年,病虫草害发生偏重,再加上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农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春季冬麦区可能发生“倒春寒”,南方可能发生渍涝,东北局部可能发生低温春涝,影响春管春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在“雨水”当天就召开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及早组织发动,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及早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和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灾救灾保丰收预案,多次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主产区,开展分类指导,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全力促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管春播任务,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夏粮丰收的基础,赢得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的主动权。一是稳定粮食守底线。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强化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力争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和指导服务,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全力攻克影响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技术瓶颈,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强化科学防灾减灾,及早做好应对超强厄尔尼诺的技术和物资准备,实施主动避灾,推进科学抗灾,做到及时救灾。强化病虫防控,“虫口夺粮”保丰收。二是调优结构提质量。抓好“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力争到2020年调减玉米5000万亩,其中2016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县到乡。多渠道整合资金,专项支持“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及早落实替代作物的种子等物资。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优质饲草等作物。此外,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三是藏粮于地稳产能。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四是转变方式可持续。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化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加快有机肥替代和新型肥料应用,扶持一批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广精准施药、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现减量增效、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