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8日电 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智能终端安全问题引发了国内企业集体关注,给智能产业敲响警钟。新业态的出现,让急功近利的企业看到了投机倒把的可能,急于融资急于推不成熟产品上市,品质、安全全然不顾,最终导致智能终端产业陷入安全困境。在消费意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安全质量,这一过程,不光折射产业尴尬,也是中国智造的软肋。从媒体的集体关注到安全专家的呼吁,这一场智能终端安全战仅是揭开了智能产品安全管理的序幕。
缺乏安全掌控与产品设计、行业标准不无关系
在315晚会上,安全专家利用信息安全漏洞成功破解控制了智能家电产品,智能插座自动断电、洗衣机高速运转、烤箱长期运作爆炸……,我们发现,这些所谓智能的家电产品,无不是在互联网风口上被贴上了智能的标签,都是商家的噱头,仅仅增加了一个网络控制功能,产品没有配置安全加密,缺乏安全漏洞监控,设计产品的人员不懂安全技术,行业也无统一的安全指标要求。目前,行业判定该产品是否是智能家电产品尚无依据可参考,很多的产品标准都只是从质量、服务两个方面考虑,标准或多或少存在滞后、空白状况,至今未有将安全也当是一项品质要求或服务指标,任由企业自个定论,随意标傍。产品的智能化上远不具高科技含量,充其量也只是弱智能产品,严重影响了科技给智能生活带来的乐趣,降低了用户对真正智能产品的使用体验。
不同专业领域,安全掌控技术各不相同
在被曝光的智能生活产品中,插座、烤箱、洗衣机、摄像头、电动车……无一涉及我们的住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在智能终端市场崛起的智能锁未被曝出存在安全漏洞问题。这是智能生活的第一道安全防线,门锁在我们整个家庭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保卫作用,一旦被攻破,这才是真正击垮了我们对智能生活的信心。所幸这次的315晚会里并未曝出智能锁的安全问题。这与国家对锁具产品严格管控有所联系,锁具产品一向被视为特殊的家用安防产品,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受到了多个政府部门、行业的多重管理,如公安部门、质检部门等,智能锁的安全问题从设计时就已经被放在首位,安全性能要求相比其他家居用品更加严格,而且多数厂商对智能锁也赋予了双重防盗作用,如传统机械防盗+智能加解密防盗相结合,未完全把开锁的功能连接到互联网上,避免存在网络漏洞。
同时在对安全指标的要求中,智能锁企业也早已形成有自己的技术安全标准,即有对智能安全的标准要求,也有对机械锁芯的防盗指标,双重防盗标准并行,如CEI去年就首推了《防盗锁锁芯综合技术指标》,由此制造的核桃智能锁采用了军方的加解密安全技术、机械锁的物理安全技术、独立的用户二维码技术、采用云通道技术等一列专业的安全技术,将智能锁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将安全放在首位,将技术标准不断深化更新,这是智能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安全漏洞曝露的不但是这两个里程碑亟需建设,也曝露了我们中国智造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弱项,技术是电子产品创新的推动力,没有技术谈不上安全,当安全成为标配、标准时,我们的智能生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