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江耘)“一段时期以来,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青年学子趋向逃离工科,工程师队伍也出现了后继乏人的苗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13日建议,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设立中国工程师日可进一步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创造热情。
工程师是从事工程或技术活动的专业人才,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据了解,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的总数。
“工程师群体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冯长根说道。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的确定,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13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已达到2407万人,同年全国各级各类教师总量为1480万人,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已超过教师总数的1.6倍。
“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工程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国之重器的支撑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冯长根注意到,一段时期以来,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青年学子趋向逃离工科,工程师队伍也出现了后继乏人的苗头。
冯长根认为,作为拥有世界最庞大工程师群体的中国,设立工程师日,对促进中国工程界进一步同国际接轨,争取外部资源,为中国工程师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001年起科技部牵头将每年5月第三周作为科技活动周,2005年起中国科协牵头将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作为全国科普日。
“设立中国工程师日,是对科技周和科普日的有益补充。”冯长根说,三者可以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被誉为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1912年就任中华工程师学会首任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2011年纪念詹天佑诞辰150周年之际,曾建议设立中国工程师节。
冯长根再次表示,设立中国工程师日,必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工程师的队伍,这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从根本上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