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在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路一家商务楼上班的吴小姐拿出手机,进入一个APP平台,点了色拉蛋卷、口水鸡和一份米饭,总共31元。“我叫的是私厨,烧菜师傅以前是五星级饭店总厨。”吴小姐所订的午餐,是目前流行的私厨平台订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这个平台上,每名美食达人都能建一个美味厨房,提供私人订制的菜肴。
选择多菜好吃是卖点
近四成用户认为菜品足够好吃且独特,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中午吃什么?”在“丫米厨房”创始人丁其骏看来,外卖、白领餐厅价格相对高,口味比较单一,吃来吃去可能就是附近的几家。“有了分享,美食才能获得更大价值。”丁其骏的创业想法很简单,“社区周边可能只有十几家甚至几家餐馆,但如果有了私厨平台,就会有成百甚至上千个家庭厨房。”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不缺用户,只需有一定的连接点,就能实现交互。而美食就是“共享经济”的连接点。目前,丁其骏和小伙伴创办的这个上海首家私厨平台,已获得千万级天使投资。
由于“丫米厨房”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只在3公里范围以内提供配送服务,以保证热饭热菜的供应。目前,平台上已有20多万用户、1400多个家厨,其中一两百个家厨具有较高活跃度。入驻的家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退休人士,比如厨师、教师等;一类是全职家庭主妇;还有一类是美食达人,以自由职业者居多。
几年前,“海底捞”以精细化服务红遍社交网络;一些饭店则以不同年龄段的年代秀形式冠名,主打“情怀”二字。记者发现,如今比较有知名度的私厨平台,如“丫米厨房”、“回家吃饭”、“觅食”等,也用“家”来进行宣传。比如,“容纳千家百味,仍可一键品尝,我们在等你回家吃饭”、“让您的美食家喻户晓”等。在不少平台上,私厨的自我推销也离不开故乡招牌菜、家乡的记忆、儿时的味道等情感招牌。
腾讯科技频道发布的一份关于私厨服务的在线调查显示:58.9%的用户愿意成为私厨,把自己的餐桌和厨艺共享出来,近四成用户认为菜品足够好吃且独特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私厨平台找厨师和私房菜比较方便,且各种菜系都有,选择余地较大,也是一大“卖点”。另外,用户对建立在私厨O2O上的社交期待也很高——53.2%用户希望在吃饭之余,通过私厨平台结识一群有同样美食兴趣和生活热情的朋友等。丁其骏介绍,在“丫米厨房”,不少家厨通过平台结交认识,互相切磋厨艺;一些用户因为美食成为好友,建立了不同的美食联络群。
强化自律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与餐馆进货、销售、库存等都有详细记录相比,私厨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作,整个过程相对不正规。
虽然在“共享经济”时代,私厨O2O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但所有平台都面临同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记者采访后发现,对于食品安全等问题,所有平台的态度都是积极并有所准备的。目前,“丫米厨房”、“觅食”等对主厨实行实名登记,要求提供健康证明、上门备案场地照片等;注册厨房之前,平台工作人员会上门拍照,并查看是否具有冰箱、冰柜等食物储藏条件等。私厨平台几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注册为家庭厨师,不能有对外经营的门店,一经用户举报,立即关掉。
在此基础上,“觅食”平台还会对私厨进行培训、考试,并要求私厨签署食品安全保证书。同时,辟出“赔付基金”,专门用来应对索赔纠纷等。不少平台表示,已经或正在策划购买食品安全责任类保险。
不过,去年颁布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上海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法规对网络食品销售的规制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食品登记,二是查验经营者证照,三是落实有没有违法。处于“灰色地带”的“微信美食”,如属于生产经营行为也应证照齐全。
记者查阅相关规定后发现,私厨平台这一“家庭作坊”模式,按照相关规定要获得餐饮执照的难度并不小。与餐馆进货、销售、库存等都有详细记录相比,私厨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作,整个过程相对不太正规。一旦发生意外,消费者很难取证维权。
业内人士认为,私厨共享有一定的社会需求,需要有强大的信用机制作为保障。目前,所有平台都需实名认证,并开放评论。借助于征信渠道和大数据技术,对筛选优质用户也非常重要。总之,只有抓住“诚实守信”这个根本,美食分享经济的市场才会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