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央行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专家预计,此次降准将向市场释放7000亿元的流动性。这是今年央行首次降准。2015年人民银行五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释疑
短期工具不能替代降准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5次下调基准利率(共125个基点),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250个基点)。去年4季度以来,央行没有降息降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1月下旬,央行组织召开关于春节前后流动性管理工作的座谈会。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会上表示,春节前后确实存在流动性缺口,但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政策信号太强,流动性太过宽松会对汇率形成负面冲击。央行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可以替代降准。她还表示,要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去年10月24日的双降,使得整个市场流动性非常宽松,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以及贬值的压力。
当时,民生证券研报就认为,央行的表态表明春节前降准概率下降,但节后降准概率仍存。“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三期叠加’将延续相当长时间,因此不能一直使用短期工具来替代长期工具,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必要加强,因此降准的必要性依然存在。”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昨天也表示,要避免经济硬着陆,2016年货币宽松依然是必选。
分析
2月最后一天降准“众望所归”
恒丰银行首席品牌官、研究院常务院长胡海峰表示,央行于2016年2月的最后一天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可谓是众望所归。
从降准时间点来看,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代表均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难以达到预期,下行风险和脆弱性均已上升。会议将需求刺激和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讨论,强调了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本次降准的时机可谓也是对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共识的反映。
从经济形势上来看,2月我国进出口数据均显著低于预期,PPI长期处于低位,表明通缩压力较大,制造业PMI已经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都表明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下行压力,本次降准将有助于刺激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从“去杠杆”的目标上来看,根据国际经验,历史上成功去杠杆的国家,均保持了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此次降准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为结构性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
影响
降准将抵补基础货币缺口
从央行数据来看,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已经连降三月,且规模巨大,三月合计达1.6万亿元,这意味着在宏观环境下,我国的基础货币有同样规模的缺口。
民生证券管清友昨天评论表示,外汇占款持续收缩,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到期9300亿,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能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不过,超预期的降准却有“宽松”的信号意义。他认为,降准利好股市,但作用有限。从风险偏好看,超预期的降准,配合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风险,提振市场情绪;但从无风险利率看,降准的对冲意义大于宽松意义,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需要央行引导短端利率下行的进一步动作;从基本面看,供给侧改革出现实质进展之前,企业盈利的改善仍缺乏内生动力,外生性的刺激效果会越来越弱。
上周,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上海总部媒体会上也明确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1月份的信贷数据已明确反映了稳健略偏宽松的政策。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数字达到2.51万亿,创出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 1.62万亿元还超出8900亿。
预期
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空间有限
专家普遍认为,货币政策还会维持宽松,但继续放松的空间已经有限。国金证券昨天最新研报称,央行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预计主要是由于1、2月外汇占款的下降,央行选择降准来对冲基础货币下滑。本次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的打开,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是否打开还是取决于全球汇率走势。另外考虑到近期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最新情况,货币继续放松的空间有限。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2016年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4次50个基点的降准。但与前一年相比,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将有所减弱,原因是:进一步降低利率的空间较为有限,财政政策立场的变化,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特别是美联储加息),汇率政策带来的压力以及金融改革带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变化。从信贷政策来看,2015年下半年以来信贷增长已经开始回升,扭转了近年信贷增长不断减缓的趋势。(记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