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一种说法认为,犹太民族的优越感来源于他们是唯一一个曾与上帝对话的民族——祖先亚伯拉罕甘愿将长子献祭以证明自己不可动摇的信仰,先知摩西在西奈山接受十诫与上帝立约——而其他宗教都只是“上帝的聆听者”。
起源于“与神对话”,犹太教继承了“对话”的开放性。
记载犹太口传教义的《塔木德》中,收录了大量围绕最微小生活细节的讨论。曾有西方学者在质疑其重要性时不无讽刺地说:《塔木德》中有整整一章,是专门讨论鸡蛋的!我也曾在耶路撒冷大犹太会堂的期刊上看到,有拉比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引经据典地辩论“长颈鹿肉是否是符合犹太洁食标准的食品?”
其实,文本的浩瀚与混沌,初看荒谬,却意味着智慧流动的多向性。与其说《塔木德》是本“规矩书”,倒不如说是本“讨论书”,它记载的不是定论,而是论证的规则与心得。只要愿意,任何教徒都可以对已经写在经书上的教义阐释发出追问和挑战,通过论证得出令自己信服的解释。
吃不吃长颈鹿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能(或不能)吃?
沿袭了宗教的开放论证思维,犹太人不仅遵守律条,更信守理性思考与文明论证。这使得整个民族始终保持精神活力,更使信仰在自我挑战、阐释中获得了自我净化的能力。
除了开放,关于犹太民族的幸存原因,还有一个截然相反的说法:源于封闭。
不是所有拥有犹太血脉的人,都是犹太人。与其他继承父系民族属性的民族相反,犹太人身份必须来源于犹太母亲,也就是说,只有犹太女子的后代自然成为犹太人,而如果一名犹太男子与非犹太女子婚育,他们的后代即便拥有一半犹太血脉,但已自动失去“犹太人”的身份。
据说这样的血统认定方式,与流散的历史有关:在颠沛流离中,只有犹太母亲生下的婴儿能够确保其具有至少一半犹太血统。
成为犹太人的另一个方式是皈依犹太教。然而,犹太教的开放性唯独没有体现在接受外人皈依上。对非犹太族裔的人来说,入教的门槛高得很,就连犹太人的非犹太配偶要入教,有的教派都规定必须婚姻持续一定时间且已经生下子女,再经过严苛的教义学习甚至考试,方可“获准”加入。
《塔木德》甚至记录了这样的说法:皈依者对犹太人来说就如疮痛一般可恶。
这观点产生于异邦人对犹太民族构成侵犯和威胁的年代,所以对可能的皈依者审查得格外谨慎,对动机也甄别得特别认真。
在接纳皈依的仪式上,拉比要向皈依者提问:你皈依是出于什么目的呢?你难道不知道犹太人正在受灾难,遭迫害,被奴役,蒙困扰,受惩罚吗?
皈依者要回答:我知道,而且我不配分担他们的苦难。
看,即便被接受加入,也都低微得连同甘共苦的资格都没有呢。
有着血统和信仰的双重“严进宽出”规则,想要同化这个不断进行自我提纯的民族,的确是件很难的事。
原标题:以色列:现世向左,天国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