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扶贫项目缘何“上热下冷”:吃到嘴里,却咽不下去
2016-02-19 08:55:00
 

  最近在一个贫困县采访,半月谈记者与当地干部座谈,听到一件“怪事”:过去政府有了扶贫发展项目,乡镇、村社都是想方设法争取,生怕被落下;现在有的扶贫项目主动送上门,基层却不想接了,有的甚至被退回来。

  其实,这也不算“怪事”。在一些地方,扶贫“上热下冷”现象记者已多有闻见。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上热下冷”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吃到嘴里,却咽不下去”

  记者最近到一个贫困村采访,想了解一下村里为何不愿接帮扶项目。看到县里干部跟着下来,村干部聊起这个话题时,明显有顾虑,说的话很含糊:按照脱贫标准,村里通公路、小水利等基础设施都达标了。上面来检查验收,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工程搞多了有啥用?

  政府干部离开后,记者又独自找村干部谈。这时他们才讲了心里话,“要改变贫困面貌,咱打心底希望基础设施能更多覆盖贫困村。但现在有的项目就是‘烫手山芋’,看起来很好,吃到嘴里却咽不下去。”村支部书记说。

  什么意思?以人行便道建设为例,政府补助标准是50元/米,这个额度在村里根本做不下来,每米至少有30多块钱差额,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政府文件说法很理想化,资金缺口由农民筹工筹劳,现在村里人基本走空了,谁跑回来给你“筹”呀!

  记者在西部贫困山区走访,群众说到扶贫最大的期盼,多是希望尽快改善基础设施,解决行路难、吃水难的问题。但贫困村就是空壳村,都是“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要上工程,政府的钱不够,村社哪有钱来补。项目要么不做,要么硬着头皮上马,凑不齐钱,倒还成了“半拉子工程”。

  某特困村为了脱贫“摘帽”,村两委向交通部门申请了10多公里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因为投入标准低,村道宽度只修到3米多,仅能容一辆车通行,被群众戏称为“单行道”,搞得为这件事忙前忙后的村干部很是尴尬。

  “项目做不好,还要得罪人”

  村社筹不起钱,又想惠农政策落地,除工程规模缩水外,有的质量还大打折扣,引起民怨。记者曾采访一个贫困村,2014年硬化了5公里道路,单位投资达不到要求,工程质量出了问题。村支书带着记者现场查勘:由于水泥标号不够,建设厚度也不足,现在路面“起泡”,到处坑坑洼洼,汽车一过就粉尘满天。

  村里多次找承建的包工头要说法,“人家理直气壮,说现在政府还欠着我好几万块钱没付,工程能给你做完,够不错的了,要质量找政府去要!”村里人随后到镇经发办、县扶贫办、交通委、质监局,跑了好几圈,还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群众谈起这条路,气不打一处来,遇到我就冷嘲热讽,说你到底从这豆腐渣工程里贪了多少钱!”这个村支部书记委屈地告诉记者。

  由于扶贫项目落地难免牵涉各种矛盾,有的干部觉得得罪人,也有畏难情绪。扶贫工作没有“暖民心”,反而挑起了矛盾,这在农村基层不鲜见。

  最近,记者参加了一次贫困村扶贫院坝会,讨论的是修建饮水池,解决40多户人吃水难的好事情。一谈到水池占地,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有的被占地群众诉求也不是全无道理:政府搞水利建设,本来是好心,工程材料费、人工费都考虑到了,可为啥独独不考虑占地补偿,却叫村里自己想办法调剂土地。土地很金贵,谁愿意调剂?

  见到占地矛盾是个死结,村干部也是有心无力,办法不够,建水池的事不得不一拖再拖。而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项目,村干部可能就会掂量掂量,到底还接是不接?

  缺少获得感,参与不积极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扶贫举措之所以在基层遇冷,除了财政投入机制、政策限制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扶贫因人因户施策没有完全到位,措施不实不细,大而化之,缺乏针对性。贫困群众得到的实惠少,获得感不强,对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就是对付了事。

  如某贫困县规定整村脱贫资金中,20%切块用于产业到户扶持,部分贫困村规划中药材种植,贫困户每亩补贴100元购买种苗,中药材产出后,统一由合作社保底收购,亩均收入2000元以上。看上去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当地干部说,帮扶措施写进了明白卡,人人知悉,大伙儿种中药材有补贴,不愁销路,脱贫摘帽不是难事。但规划是一回事,实际落实又是另一回事。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村串户,发现不少规划种植户地里还是一片荒芜,根本不见中药材的影子。

  群众告诉记者,产业扶持搞面上“一刀切”要不得,有的农户土地撂荒都四五年了,杂草半人多高,树都长起来了,要重新种药材,得请人用机械复垦,每亩地需上千元,贫困户哪里出得起。政府扶贫考虑了补贴、销路,却没考虑撂荒的地能不能种,效果打了折扣,参与自然也不热烈。(半月谈记者 李松)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半月谈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