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河南省军区谈改革:征兵管钱工程建设等挑战严峻
2016-02-15 09:28:00
 

  B 能力之问

  面对履行职能使命的时代新挑战——

  你感到“本领恐慌”了吗

  3、不务主业就是不务正业

  术业有专攻。如同农民务农、工人做工、商人经商,军人练兵打仗天经地义。

  军委国防动员部首长号召全国省军区系统,要当好“应急应战的指挥部、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后备力量的建设部、同级政府的兵役部、军民融合的协调部”。

  这一职能任务新定位、建设发展新目标,在河南省军区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共鸣。讨论交流时,有的官兵再次谈起那两个印象深刻的典型事例。

  这是一位曾经在大家眼里能力很强的人武部部长,和地方打交道游刃有余,汇报起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信手拈来。但是在上级组织的民兵预备役应急队伍点验检查中,他却因对后备力量建设情况一知半解而出了丑。

  这是一位在军地领导眼中颇有“本事”的预备役团营长,协调办事、迎来送往八面玲珑。然而,却在一次突击拉动演练中掉了链子。面对接踵而至的“敌情”,他手足无措,一个连队因其调度不当影响了全团行动。

  讨论越往主业聚焦,心里愈发感到忐忑。大家梳理出3种认识误区:

  能力误读。省军区长期在后方,一些人后备无用、后备后用的思想根深蒂固,感到省军区系统人少舞台小,对素质要求不高;

  能力错位。有的感到民兵预备役工作离开地方支持寸步难行,心思精力用在“市场”上的多,投向“战场”的少,导致能力上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能力偏移。前些年,少数领导机关对能力衡量尺度、干部选拔标准有失偏颇,香了“会来事的”, 伤了“能练兵的”。

  “省军区根本属性是战斗队,官兵的每一纸命令都应成为‘战场通行证’!”大家在学习领会军委国防动员部首长“五部”建设指示要求时,深刻感到“不务主业就是不务正业。”

  “面对履行职能使命的新挑战,我们感到‘本领恐慌’了吗?”省军区参谋长胡少平介绍,尽管省军区系统在人员编制、机关架构方面的改革任务暂时还没有划出路线图,但“五部”建设新路标已经立在前方,破除能力之庸、纠治素质之偏、跳出本领之困,是燃眉之急。

  4、别让能力短板成为迎考路上的“羁绊”

  人武部“一栋楼、两台车、七八杆枪”,能干出啥名堂来?

  1月28日,洛阳军分区邀请省军区“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代表、西工区人武部部长刘书强现身说法。

  刘部长曾任某防空旅参谋长,平素没啥爱好,就喜欢钻研打仗。到人武部后,一点不应酬不现实,但他“分身有术”,不该见的人绝对不出面,可去可不去的应酬一律推辞。当有些人认为后备无用时,他却始终把岗位当战位,抓战备训练、国防动员的劲头不减,去年带领官兵取得省军区基础课目训练考核单位总评第一,单位被省军区评为“先进团级党委”。“军人的才华不应该显示在交际场上,而应该展露在训练场上。”他这句肺腑之言,台下掌声雷动。

  省军区转隶后,既有改革强军带来的欣喜,但更多的是新使命、新任务带来的压力:如何适应领导指挥体制新变化?如何适应后备力量建设发展新形势?如何适应职能任务调整新定位?如何在破解武装工作建设深层次问题中有新突破?如何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有新作为?

  新年前夕,省军区党委向全区官兵发出大兴研究探索上述“5个改革课题”的号召后,各级成立19个课题研究攻关小组,组织46个军地联合调研组,围绕国防动员潜力、新常态下民兵整组、高素质兵员征集等开展情况大摸底、工作大调研、能力大提升活动。

  腊月二十三是传统小年,记者在遂平县采访时,恰逢该县人武部政委杨锋正在组织军地有关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春节返乡的高学历青年进行征兵宣传。他忙中偷闲告诉记者:“青年一代大都是‘拇指族’,亟须我们用‘互联网+’思维搞好征兵宣传,这次调研,我看到了自己能力储备不足的短板,要恶补的知识太多了。”


编辑:小微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军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