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上海大师赛拜师百年澳网 与大满贯搭档做推广
2016-02-05 09:04:50
 

  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迎来一个新“伙伴”——墨尔本公园主干道上,搭起了一个占地100平方米的白色大棚。这是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展位,入口处热情洋溢的“我们上海见”大字和展棚内如临其境的外滩风光,每天都吸引着成百上千球迷前来体验尝鲜。

  在举办了7年之后,上海ATP1000大师赛首次走出国门,澳网这个拥有百年网球文化底蕴的大满贯赛场,成了学习的第一站。和赛事一起走出去的,还有大师赛运营方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4名员工。两个星期里,他们和澳网运营团队一起工作、生活,拜师学艺。

  永远没有“不知道”

  庄燕是上海大师赛的媒体经理。置身于百年澳网中,她发现,澳网之所以有口皆碑,有其独到之处。专业、以人为本,就是其中之一。

  回来后,她将澳网口号“第一印象就是唯一的印象”,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是澳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培训会上提到最多的一句话。“给观众球迷的第一印象,就是澳网给他们的印象。”庄燕说,澳网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任何事情都要以观众为优”,即便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工作人员也要热心帮忙陪伴到解决为止。

  每一年,澳网的近万名工作人员都是从全世界各地飞来的“短租工”,但是他们的服务却是极其专业的。“在澳网,工作人员志愿者永远都不会说‘不知道’。”庄燕说。

  百年文化从“零”培育

  在上海大师赛互动展位里,有两个球迷给久事赛事公司市场总监王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97岁澳洲老太太,打扮得端庄得体。她对王蕾说:“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去上海看网球。”另一位是一名出生只有10个星期的小球迷。他虽然看不懂球,但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感受澳网的氛围。

  澳网正赛第一天,墨尔本公园涌入了7万人次球迷,大多数是来互动区域感受网球氛围的。这让王蕾好生羡慕:“一个赛事好不好,评判的标准不只是硬件软件,更在于培育了多少忠实的球迷和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澳网还有一个迷你场地,六七片场地完全按照澳网标准场地成比例缩小,包括网球拍和网袋。比赛期间,这里总是排着长龙,连蹒跚学步的孩童,都有机会上场挥上一小拍,踩一踩澳网的土地。每年赛事中的一天,组委会还会特意安排诸如小德等世界第一对孩子们进行现场指导。正选赛前一天,是澳网雷打不动的“孩童日”,成千上万家庭沉浸在活动中流连忘返。

  一项ATP1000巡回赛,能到大满贯赛场上做推广,在四大满贯历史上,是第一次。久事赛事营销总监杨亦斌认为,这也是澳网值得借鉴的地方:勇于进取。去年大师赛期间,澳网把票务销售启动仪式放在了上海外滩。之后,他们又把澳网展示台搭到了上海大师赛。

  本报记者 龚洁芸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