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父母住不惯镇上楼房 济源男子收拾山中老屋过大年
2016-02-04 14:21:00
 

镇里的楼房建在荒坡上,空置率很高。

  核心提示 一过农历的腊月二十二,年味一天浓过一天,地处王屋山深处一个名为王坑的小村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日子,杀猪过年。在济源市区一工厂打工的王胜利也赶在这一天返乡,记者陪同其一同回家过年。从城市到乡镇再到山村,王胜利返乡的这几天不仅要经历着生活习惯的不适,更重要的是,他还要面临更多道德与亲情的取舍。同样是为了娶媳妇,那套集全家之力购置的商品房,成为了他与哥哥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这道难题,希望今年春节能够有个圆满的答案。

  村里要他帮着杀猪,王胜利提前返乡

  1月的最后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二,正在济源市区一家高压锅厂打工的王胜利再也耐不住性子了,厂里还没有正式放假,老家济源市邵原镇洪村王坑居民组的乡亲们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要他赶紧回家,村里的年轻人少,没法杀猪。

  今年35岁的王胜利仍未成婚,因为穷,小学没毕业,他便跟着同村的人外出打工,刚开始在济源周边,后来越跑越远,广东、福建,都去过。

  王胜利上边儿有个哥哥,也靠打工为生,前些年父母为了给哥哥娶亲,咬着牙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在邵原镇上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楼房,现在哥嫂和父母就住在那里,而老家的那三间泥土墙的瓦屋早已岌岌可危。

  王胜利也谈了个女朋友,家是济源市区的,比他小两岁,俩人关系也不错,可就是因为没房迟迟结不了婚,今年春节,他们商量好一起回家过年,但女朋友所在的车间还没放假,王胜利只得提前先走。

  王胜利还有个想法,就是趁春节和父母及哥哥商议一下,能不能把这套房子分出一间来,让他结婚用,等他有钱买房了,再搬出来,他不知哥嫂是否会同意,如果谈不好,怕是这婚期又要往后拖了。

  早上顾不上洗脸,回宿舍换了件干净衣服,空着手的王胜利急匆匆朝路边走,平时,他都是在这个路旺公路李八庄道班前等车,去往邵原的大巴车半个小时一班。

  王胜利失算了,因为临近年关,返乡人员增多,每一辆从此经过的大巴车都没空位,司机又不敢超员,整整等了三个小时,王胜利仍未能坐上大巴车。王胜利与记者商议坐面包车,面包车挺多,搞好价钱,一个多小时后,邵原镇到了。从瓦房搬到楼房,胜利妈妈很不适应

  在镇后山半腰一处名为“龙泉花园”的小区一单元四楼西户,王胜利的妈妈杨小芒(音)正趴在窗口往外看,她并不知道今天小儿子要回来。“自从从山里搬过来后,本来精神就不太正常的妈妈就养成了天天趴在窗口往外看的习惯,她可能是以前在山里面到处转悠惯了,猛一下住进楼房适应不了”,王胜利一边指着趴在窗口的妈妈一边自责着。

  去年夏季,刚从王坑村搬到镇上的杨小芒怎么也适应不了住在高楼里的生活,“几十年了,她一直都是用柴草做饭,平日里喜欢养鸡喂猪,要是谁家有个红白事儿,她都爱去凑热闹,但她从来不走得离家远,也从来没有走丢过。谁知一搬到镇上,妈妈先是不会用煤气灶做饭,对于和儿子、儿媳共用一个卫生间也不习惯。”

  对于妈妈住进楼房后的各种不适应,王胜利早已心存忧虑,他经常会在电话中一遍遍告诫父亲王山交(音):“你可千万要照看好俺妈,可不敢让她跑丢了。”

  越是怕,狼来吓,妈妈还是丢了:“我接到电话时我妈都已经丢两天一夜了,我爸也像疯了一样四处找,但咋也找不着,第三天,我请假回家了,我哥也回来了,我们全家动员所有能动员的亲戚邻居四处找,可一点消息也没有,一想到从今以后再也见不着妈妈了,心里像刀割一样,晚上躲在被窝里整夜、整夜哭”,王胜利如今回忆起丢了妈妈的那几天,心里仍会隐隐作痛。

  直到第6天,王胜利的家人才接到山西一名热心人的电话,称在那里有一位和寻人启事上差不多的妇女:“已经不省人事了,在山半腰的野地里躺着”,王胜利赶紧和父亲一起租辆面包车就往山西赶,到地方一看,果然是妈妈,王胜利摸摸妈妈的鼻子,还有些气息,喊她,已不再答应。“拉到家一连几天,她都不吭声,谁都不认识,一星期过后,才清醒过来,现在我们天天都给她讲,不让她乱跑,顶多下楼转转,但我们都感觉到,妈妈还是不习惯在楼房内生活,过年的时候和爸爸商量一下,不行就一起还回山里过年,”王胜利说。

  一回到家,王胜利就要老家的钥匙

  不习惯住楼房的,还有王胜利的爸爸,自从搬进楼房后,没事儿干的他每天都去街边看别人打牌:“他不打,只看,以前在家有地种,还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到镇上后闲得发慌,他只有靠看别人打牌来消磨时间。”找到爸爸,要来山里老屋的钥匙,王胜利搭上一辆邻居开的顺风车急匆匆往家赶,电话里,邻居大声催促着:“赶紧的,猪都关起来了,水也烧热了,就等你们几个回来一起杀了,猪太大,人少整不住”。

  邵原镇离王胜利的老家还有几十公里,全是山路,傍晚时分,王坑到了,还没等车停稳,急火火的王胜利便打开车门跑到那头关在笼子内的大肥猪前,这是组长王晓片养了一年零七个月的大肥猪,有将近150公斤,特意赶到今年春节前宰杀的:“城里超市买的猪肉就吃不出一点猪肉味,只有我们山里人自己养的猪肉才好吃”,王胜利说。

  王坑村以王姓为主,总共60多户,一百多口人。王坑村的祖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并在此定居的主要原因,除了这里土地肥沃之外,还有沟下边的一处泉眼。“昼夜流淌,从来没干过。”67岁的村民王生瑞回忆说。这个泉眼能供全村一百多口人吃水,有时遇上大旱,周边村子井水缺水,邻居们都会跑到这里取水吃。

  2005年,济邵高速公路王坑隧道开工修建。让王坑人想不到的是,随着隧道的开通,他们村的老井却渐渐变成了枯井,“我们趁施工队在时吃他们自来水,他们撤走后,水管也没人维护了,不到一年就没水吃了,我们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挑水、拉水,一直到现在。”王胜利说,“我们家搬到镇上去住的主要原因也跟村里没水吃有关,还有十几户和我们家一样,都搬走了。”

  打扫老屋整修房子,王胜利准备接爸妈回山村过年

  “走,抬起来,赶天黑之前必须把猪杀了。”组长王晓片一声喊,围在这口大肥猪周边的村民开始把一个装猪的铁笼子往一张桌子边抬,抬到桌边,一群人七手八脚打开铁门,有的拉尾巴,有的抓猪腿,伴随着肥猪一声接一声的尖叫,地上接猪血的盆渐渐满了,猪的叫声也开始减弱,终于,猪的后腿猛蹬几下,不再动了。村民们指着开膛的肥猪议论纷纷:“能出70公斤净肉吧?杂碎也不错,不行我家弄个猪头吧。”王胜利与村民们商议着。

  王晓片是组长,这猪肉究竟咋分,他最有发言权:“还按生产队时的分法吧,困难户先分,王胜利,你家要多少?”扯起灯泡,拿出老秤,有人剁肉,有人记账,还有人负责协调:“你家几个孩子都在外打工不回来,少分点肉吧,多少不同,只要是回来过年的,都能分到肉。”王晓片一边说一边分肉。

  掂着肉,回到家中,铁锁已经生锈,费了老大劲,王胜利才把屋门打开。这是三间土墙瓦屋,连王胜利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的历史,一进屋门,正屋有一囤玉米:“俺爸不让卖,虽然没有吃,也吃不完,可他就是以前挨饿挨怕了,说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粮食,主要是用来看的。”王胜利笑着说。

  抬头望,透过屋顶,可见天光:“这房子夏天漏雨漏得厉害,过完年得抓紧时间修修,现在先打扫一下,明天去买些对联,得赶紧把父母接回来,无论穷富,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啊。”王胜利一边打扫房屋一边感慨道。

  记者手记

  妈在哪儿,家在哪儿。

  认识王胜利,是去年到王坑村采访时,当时他的妈妈刚走丢又找回,是村里的重磅新闻。

  采访过后,我发了两个版的报道《荒村八年:被一条隧道改变的生活》,细述了造成王坑村村民们生活如此艰难的原因,是因为从他们村下贯穿而过的一条隧道。这条名为济邵的高速公路王坑隧道从开始修建到顺利通车,让王坑村村民过上了惊心动魄的日子,先是整栋房屋连同院落频频掉进深不见底的坑,再到如今的水井干枯,无法生活。

  稿子见报后,邵原镇政府的有关负责人专程来到报社,解释为何王坑村八年仍不得安置的前因后果,各种原因都有,情况复杂。还有的,则是村民们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山村生活,猛一下被安置到高楼大厦之内,无地可种,无柴可烧,无邻居可串门儿,这可如何是好?王胜利妈妈的亲身经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年近七旬的老母,自从在郑州购房安家之后,我也曾多次试图把母亲接来城市“享享清福”,先是设圈套卖掉她的耕牛,再是以种种理由将她硬生生拉进郑州,怎奈母亲来到郑州之后,终日里无所事事、郁郁寡欢,每日里天不亮就起床,先是把地板拖得发亮,再就开始丁丁咣咣做早餐。更多的时候,是没事儿的母亲独自坐在阳台上发呆,见她孙子我儿子回来,她会说:“你爸心真狠呀,把我接到郑州住监来了”。

  没办法,只得把母亲重又送回老家,谁知她与父亲一商量,硬是把家里所有的地都种了起来,既养羊又养鸡,每天忙忙碌碌,兴高采烈,身体倍儿棒。

  这不,又该过年了,老母亲养的肥猪也该杀了,我的心也早已飞回到了母亲身边。  (记者朱长振文李康摄影)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大河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