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科学刊物、美国《科学》杂志的网站26日报道称,美国律师界人士呼吁美国政府,谨慎调查检方起诉华裔药品研究人员涉嫌向中国公司出售机密的最新案件,因为这与此前其他几起华裔遭起诉的案件类似。在那些案件中,美国检方因证据不足或分析不当最终放弃起诉。
上周,美国费城检方指控薛瑜(音)等5名华裔涉嫌从葛兰素史克位于美国的研发中心窃取涉及十多种新药的机密文件,并经过一家药业公司转售至中国。美国《费城问询者报》报道说,薛瑜是世界顶尖的“研究蛋白质的生化学家”,任葛兰素史克一个研发中心的高级管理职务。起诉书称,她涉嫌用工作邮箱将机密文件发送至个人信箱,继而转发给其他嫌疑人。但薛瑜否认对她的所有指控。
《科学》杂志说,这一案件之前,美国检方高调指控在美中国人或华裔美国人从事间谍活动,后来却终止相关调查,引发外界有关种族主义歧视的指责。比如去年9月,美方撤销了对天普大学华裔教授郗小星窃取敏感技术的指控。2013年7月,美司法部对两名前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的科学家曹国庆(音)和李丹(音)提起诉讼,称二人窃取价值5500万美元的商业秘密,给该公司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不过后来美国检方发现,他们掌握的这些所谓“商业秘密”在公开的出版物中都可以找到。2014年,美国检方撤诉。
薛瑜案和郗小星案有不少共同之处。《科学》杂志称,两起案件由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同一名探员负责,且都提交费城检方进行起诉。薛瑜的律师曾代理郗小星案。他对美国“科学内幕”网站表示,“我的客户没有罪,我们将对被指控的罪名进行反驳”。
“不知道美国联邦检察办公室是否已经汲取教训”,华盛顿特区韦斯布罗德马泰斯和科普利律师事务所专攻计算机犯罪的律师彼得·托伦对美媒说,希望在控告那些与窃取商业秘密没有丝毫关系的人之前,他们做好调查工作。“政府或许有强有力的证据,问题是这些证据是否真的是商业秘密。”《科学》杂志评论说,只有让时间证明,美国司法部是这起最新诉讼的赢家,抑或这又是乌龙案件的翻版。【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