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江苏方言有了“语音数据库” 全省设70个调查点采录
2016-01-26 10:05:00
 

  搪瓷碗叫“BO”子,往地上“滑”叫“CHI”……你知道老南京的这些方言吗?昨天,省教育厅发布江苏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成果,900多万字的《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70个调查点上原汁原味的方言语音资料同时亮相。

  现在的孩子到哪里都讲普通话,对方言知之甚少。江苏省教育厅语工处处长赵晓群介绍说,其实方言背后是充满魅力的地方文化。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由我省独家承担该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全省设70个调查点,用5年时间,在全社会遴选近500名发音合作人,采录了时长超过320小时、数据容量超过830GB的方言和地方普通话有声数据,以及时长近7小时的地方戏曲、童谣吆喝、民歌等方言文化有声视频资料。而这本《江苏语言资源资料汇编》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完整记录江苏语言实态的资料平台。

  参与数据库建设的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汪平说,语言大概在20—30年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孙华先表示,南京话早就尖团合流,现在连入声也渐渐找不到了,比如:买肉曾经叫买入(ru),八宝粥曾经叫八宝猪(zhu),都是入声,而那句名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用南京话就要被读作“宁可食无入(ru),不可居无猪(zhu)”。老南京话还曾有“儿化音”,比如以前老南京都会说“盘儿”“碗儿”“碟儿”,现在“儿”基本消失了。

  省教育厅正式将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档案以及70个点的语音档案转交给了省档案馆。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说,我省将进一步对原有中国语言数据库进行扩充整合,在省内官话区每3—4县取一个点,吴方言区的每一个县取一个点,增加35个调查点,科学保存当地的方言。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江苏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