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交通运输部解读春运热点 “春运难”难在哪儿?
2016-01-25 09:21:00
 

  每年一度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春运,透着一个字:难。买票难、上车难有何缓解措施?高速路会不会拥堵?安全事故如何避免?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

  大数据:跨省客运量超六成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说,今年春运旅客出行总体呈现四个方面特点:

  从客流空间分布来看,跨省出行比较多。通过大数据技术并结合历年春运数据,预计2016年春运期间跨省客运量占比将达60.5%。

  从客流时空分布来看,呈现双高峰特征。节前客流高峰将出现在腊月二十七到除夕,客流主要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疏散。节后客流高峰将出现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河南、四川、湖南、安徽等劳动力输出省份旅客发送量较大。

  从服务需求来看,高品质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更加旺盛。

  从出行距离分布来看,中短途出行占比较高。2016年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平均距离为410公里,其中500公里以内占75%,出行方式将以公路、铁路为主。

  购票难:增加运力、方便售票

  针对每年春运购票难的情况,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哪些专门措施?

  王水平介绍,今年春运,道路水路投入了充足的运力,各汽车站和港口客运站票源较为充足,绝大多数主干线上的车票和船票基本不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况。

  王水平介绍,售票方面,一是运输企业将根据旅客流量、流向,及时增开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优化预售票时限,增设自动售(取)票设备。二是加强互联网在春运售票服务中的应用,大力推进网络售票。

  “农民工是春运保障工作的重点服务人群之一,要确保农民工走得了、走得好。”王水平说,要做好务工人员和学生集体出行旅客售票服务。协调运输企业积极提供包车运输服务。在大专院校集中的地区,组织开行学生专列和包车,提供上门送票、预定团体票和往返票等特色服务,提升学生出行便利性。

  保安全:消除事故苗头

  安全生产工作历来都是春运的重中之重。1月中旬以来,交通运输部已派出6个检查组,分赴全国12个春运重点省份进行安全大检查。同时,组织14个省份开展交叉检查,以车、船、港、路、站、工地和人的安全为重点,及时消除事故苗头。

  王水平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道路运输企业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措施,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及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严禁船舶“带病营运”、非法营运、非运输船舶载客。二是切实提升运输安全动态管控能力。三是开展长途客车接驳运输。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7个省份的3799条线路、8085辆车辆实施了接驳运输。

  会不会被堵在路上?

  回家过年会不会被堵在路上?交通运输部门保障春运期间公路通畅方面有什么招数?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出行服务处工程师郑宗杰介绍,为了有效缓解收费站可能出现的拥堵,公路交通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免费管理流程,采取免费车道,“入口不发卡、出口抬杆放行”的快速通行模式。另外,根据交通客流情况,设置和规范专用免费通道,使免费车辆和缴费车辆分车道有序通行。在收费和免费转换时段,即2月7日零时前后,以及2月13日24时前后,各地将设置过渡期,采取增加人员、全开车道、复式收发卡等模式提高收费通道通行效率。  (记者赵文君、齐中熙、樊曦、丁静)  据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