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改革:我的新年与军队的明天
□引 子
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面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艰辛伟业,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时代大考,更加需要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构筑坚固的精神高地、保持强大的信仰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炬高高擎起,让红色传统的基因代代相传。
新年伊始,翻开一篇篇全军基层带兵人的新年度工作筹划,我们欣喜地看到跃动其间那一把把“火炬”。这些“火炬”或关于梦想、或关于追求、更多的是关于改革强军!
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咬定青山;越是迷雾重重,越要高擎火炬。特别是改革正处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用智慧、耐心和韧劲高标准搞好新年度工作筹划,以战略定力、务实行动和高昂士气保持航向的明确、行驶的平稳、动力的充沛。
给人星火者,必怀火炬!我们撷取四位基层带兵人的心灵“火炬”奉献给读者——有的来自擎起中国海军起飞仰角的我军首艘航母“辽宁舰”,有的来自加速推进陆军现代化转型的“塔山英雄团”所在师,有的来自倾心铸就大国重器的火箭军某导弹旅,有的来自驻守三尺机台默默奉献青春的长话连——不同的是军种、职务、经历,相同的是使命、责任、情怀,是心向改革、心系改革、心盼改革的炽烈热度。
反思昨天那片海,是为了明天心中的海——
辽宁舰每次出海,都是我和战友们的心灵远航
海军辽宁舰政委梅文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改革当前,作为牵动祖国和人民殷切目光的首艘航母,怎样加速形成战斗力?率舰出海训练归来,他与党委一班人促膝长谈,谋开局谱新篇。从他的思考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步履铿锵的“戴明盟”,看到了中国海军滑跃14°起飞的壮美航迹。
有一种痛,虽然结上了厚厚的岁月疤痕,却依然让人痛彻心扉。每次随辽宁舰驶过黄渤海,在那片120多年前的古战场,甲午硝烟无时不在我脑海中升腾激荡。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落入“醉太平”的幻觉,也许更大的危机就潜伏在那片波涛之下……
去年10月,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的前夕,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沉船为中日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当时,我内心就有一种冲动:真想潜入大海深处,穿越时空去问一问那些壮烈的冤魂,驾驶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巨舰,你们是怎么败的?
反思昨天那片海,是为了明天心中的海。说起航母,一提到舰载战斗机着舰,人们就会不约而同想起那句画面感极强的话:刀尖上的舞蹈。其实,作为航母人,每一天都充满着全新的挑战,每一次试验、训练都融入了我们伴随着航迹的深深思考。距离戴明盟首次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实现“惊天一落”已经过去了3年多后,我们一个一个岗位摸排定位,一个一个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朝着既定目标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2016年新年到来的前一天,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我国第二艘航母投入建设的消息。喜讯传来之际,辽宁舰正按计划出海训练,作为我国首艘航母的建设者,我们全舰官兵无不欢欣鼓舞。但这也催生了我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作为牵动着祖国和人民殷切目光的首艘航母,我们怎样加速形成战斗力?怎样在每名航母人心中打造一艘永不沉没的“精神航母”?
“风雨里走来,阳光下成长,复兴伟业勇于担当,巨舰犁海飞鲨翱翔,剑指深蓝梦向远方……”《前进吧!辽宁舰》的激昂旋律时常跃动在我的心头。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挖掘并提炼航母接装以来形成的“航母精神”,用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凝聚官兵的“精气神”;我们将把舰歌与“永远忠诚、永争第一”的舰魂、“尚德精武、至诚报国”的舰训一起,打造成辽宁舰特色文化,让历史荣耀在每一个航母官兵心中流淌传承。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辽宁舰从“零”开始,已迈出艰难的第一步,我们也清醒意识到,今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起步阶段一定更为艰巨和复杂。在改革强军的大幕已经开启的今天,我们将牢记领袖的嘱托,激发前行的巨大动力,我们将为航母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不懈努力,争取早日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胜仗靠嘴喊不来,改变靠等唤不来——
我牢记不变的誓言,但我不能重复昨天的自己
习主席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谋划新年度工作,贯彻落实强军目标,也应该增强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陆军第41集团军某师政委王洪斌在谋划新年度工作时紧盯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影响部队全面建设的“短板”问题,官兵普遍关注的改革问题,提出新思路、探索新办法、谋划新对策。
这几天,许多官兵都在热议央视的开年大剧《陆军一号》。作为一名在陆军部队学习、工作了30年的老兵,我听到这部剧名又是别有一番思绪在心头:过去的时代已经结束,陆军建设发展的瓶颈究竟该如何突破?
改革来了,我们就像骑自行车上坡,少蹬一脚就会倒退。如果错过发展的“窗口期”,落后对手的将不再是“时间差”,而是更难追赶甚至永难弥补的“时代差”。基于此,师党委在筹划新年度工作时一致决定,我们必须真刀真枪地改,大刀阔斧地改,把以前不敢突破的藩篱穿过,把以前不敢趟开的新路闯过,让人人痛恨的“五多”绝迹,让训风演风考风持续好转……目的只为了一个——打胜仗!
胜仗靠嘴喊不来,改变靠等唤不来。这几年,我们师多次参加联演联训、国际军事竞赛,我们感到最缺的还是人才,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师属某团在去年一次演习中,尽管上级配属了空军、陆航等新型作战力量,但是由于指挥员平时研究得不深不透,结果吃了败仗。痛定思痛,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上,我们突出针对性、区分专业性、强调实用性、把握融合性,着力培育锻炼“信息化、联合指挥、作战研究、战略谋划”四种能力,引导大家由单一专业素质纵向积累提升,向海陆空火箭军诸军种横向拓展丰富,实现能力“重塑”。
在基层一线调研,不少主官的担忧令我寝食难安:是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还是安全出了事成绩全归零,这两个零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切除思想之肿瘤,远比剔除肌体之腐肉艰难。要让战斗力标准进一步落细落实,需要我们擎起改革这面大旗,以改革激发活力、释放战力、增强定力。开训动员上,师党委向全师官兵郑重承诺,为了打胜仗,再大的风险我们也敢冒,实兵实装实弹课目打遍、实爆实喷实毒课目训遍,把演训场上的花架子、假把式统统赶走。
细细数来,自2004年担任团政委以来,我已连续在师旅团主官岗位工作了12年。有人问我,每天在野战部队肩扛千斤重担,是否累了、疲了、倦了?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入伍志愿表上郑重所填的誓言:只要祖国需要,我愿第一个上战场!我牢记不变的誓言,但我不能重复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