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北京政协委员:14处王府亟待腾退保护(图)
2016-01-21 10:41:00
 

北京政协委员:14处王府亟待腾退保护(图)

上图:宁郡王府主殿。(资料片)

  14处王府亟待腾退保护

  本报记者 李洋

  “在北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15处清代王府。不过除了恭王府对外开放以外,其余14处都被各级单位占用着,亟待腾退保护。其中有8处王府中住有居民,居民户数高达840户。”昨天8时刚过,政协委员孔繁峙就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提案来会场报到了。他从包里取出许多张实景拍摄的图片,那上面的画面,让人很难相信这些院落曾经是王府。

  孔委员介绍,在5处属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府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当属位于朝阳门内大街137号的孚王府。这处有280多年历史的王府,最初名为怡亲王府。而这位怡亲王并非雍正皇帝的十三弟胤祥,而是胤祥之子弘晓。现在,这处院落的管理使用者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中国科学出版社等5家单位。一直以来,这些单位不仅在王府里办公,还安排了378户居民居住在这里。

  孚王府本来是一处非常气派的院落,大门口的石狮子要比天安门前的还要大。不过,这院落中的古建经过多年使用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结构构件变形,腐蚀严重,柱、檩、柁、椽强度不足,屋顶与房檐瓦面塌陷、脱落,屋顶杂草丛生,有的屋顶还有漏雨和渗水现象。墙体不同程度开裂,室内阴暗潮湿,顶棚局部塌落,部分门窗变形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等。由于历史原因,孚王府已成为典型的居民大杂院。院落内搭建的非文物建筑也破坏了文物原状。

  孚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文物建筑因为作为单位办公用房尚保持了原格局,东西两路已搭建了各种棚子、屋子。就在2010年11月,这里一处私搭的棚子在深夜起了火,十几户居民不得不连夜疏散。

  其余10处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府,保存现状也不容乐观。孚王府中发现的问题,在这几处王府中也都存在。有些王府中还存在用火、用电不规范;避雷、消防设施不健全;没有消防通道等问题。

  孔委员建议,首先应该解决这些王府的安全问题。不过,曾任市文物局局长的他,也深知这里的难处。目前全市的文物保护监管工作,依照行业管理工作职责,实施市、区分级管理。两级文物管理部门每年两次巡视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管理使用单位进行整改。“不过,由于这些王府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关系复杂,涉及中央、部队、市属、区属等不同单位,北京文保‘下级管理上级’的状况在现实中存在不小的难度。”孔委员说,比如,位于东单北极阁三条71号的宁郡王府,由国家话剧院、北京京雁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建国门房屋土地经营管理分中心管理使用。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的郑王府,由教育部管理使用。“上级使用单位(主要是中央单位)不落实相关要求,下级监管部门难以追究其责任,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协调和管理这种隶属关系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致使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难以落实。”孔委员说。

  他建议,借助北京建设行政副中心、老城重组的契机,将这些王府彻底腾退出来。“老城重组,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列出详细的搬迁计划;腾退之后再对这些王府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原状;之后再发挥作用,对外开放,挖掘其内涵,使这些文物资源为社会所用。”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