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耕在其作品前接受媒体采访。宋宇晟 摄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宋宇晟)今日,“人民形象 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之朱乐耕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认为,朱乐耕的作品打破了传统陶艺的概念。
朱乐耕作品。宋宇晟 摄
让陶瓷与空间发生联系
记者在现场看到,朱乐耕本次展出的作品均为陶瓷艺术品。但形式不尽相同,有的作品摆在桌上,有的挂在墙上,有的则铺满在地上。
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陶瓷作品都能与周遭的空间发生联系是朱乐耕作品的显著特征。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陶艺家”来概括朱乐耕的身份。他认为,朱乐耕的作品不只是陶瓷,而是当代的艺术,在创作出陶瓷的基础上还与当代空间发生了联系。
朱乐耕也表示,自己就是在将陶艺与当代空间相结合,形成当代的空间艺术。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当代的城市都是以商业为中心的,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会给人一种“压抑并缺乏人性”的感觉。“我将陶艺放到当代空间中,希望它们作为艺术品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而艺术与当代空间相结合,也能够为当代人服务。”
朱乐耕在其作品前接受媒体采访。宋宇晟 摄
陶瓷艺术不是传统的坛坛罐罐
在谭平看来,朱乐耕的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陶艺的概念。“之前的陶艺似乎只是摆件,而我们看他的作品时,先会感受到一种气氛。”他说:“朱乐耕的作品具有戏剧化色彩,它像是戏剧,我们在看他作品的时候,像是看一个故事,甚至能感受到情节的起伏。”
对此,朱乐耕也表示,自己并没有把陶瓷艺术看成是“传统的坛坛罐罐”。“我也在做一些新的探索。”他说。
对此,朱乐耕在展览的前言中这样写道:“我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人与作品融为一体,乃是在触摸和感受作品的生命,这种触摸是心灵的触摸和体验。在这种触摸和体验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这种场域的形成,才是真正作品走向完整的过程。”
朱乐耕在其作品前接受媒体采访。宋宇晟 摄
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模仿形式,因传承文化内核
此外,记者也在现场注意到,朱乐耕的作品中还有不少中国元素。例如,陶瓷作品会被朱乐耕塑造成荷叶、莲蓬或者佛像的形态。
对此,朱乐耕说,自己会在创作中有意保持作品的中国文化特色,会将中国古代“气韵生动”之类的思想运用到其中。但他同时强调,自己一方面以这种形式来延续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并不与当代生活疏离。“我在作品中还是关注到当代的生活,希望在作品中留下我们时代的印记。”
他告诉记者:“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去模仿以前的形式,而应该是传承形式之下的文化内核。时代在加速,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提高文化、艺术水平,尽量满足大众在这方面的需求。”
据悉,同时开幕的还有徐累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