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斌)去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这一数值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相比,仍超标1.3倍,成为本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要通过15年的努力,直到2030年左右,本市PM2.5年均浓度才有望达标。环保专家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市需要再减排80%左右。那么,雾霾治理为何这么难?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环保局、市环保监测中心及环保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解答。
疑问一
机动车排放治理难度有多大?
北京市全年PM2.5来源中,排除区域传输的因素,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的“贡献”最大,占比为31.1%左右。近年来,本市多措并举控制机动车排放,去年淘汰老旧机动车达38万辆左右,三年累计淘汰已超百万辆。
在各种类型的机动车中,重型柴油车已成北京市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截至2015年6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54.9万辆,其中重型柴油车约22万辆,虽只占机动车保有量的4%,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却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90%以上。
另外,外地进京大货车超标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成为本市空气治理的重点、难点之一。市环保局机动车处处长李昆生介绍,现在每天约有2至3万辆外地进京大货,超标现象严重。按规定,进京大货车必须达到国三排放标准。市环保局曾组织专家对135辆进京重型柴油车进行抽查,结果85%以上都是国二标准以下的黄标车。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夜间污染物排放会出现相对高峰,除了夜间湿度较大,很大程度上跟夜间大货车进城行驶有关。
然而,这些进京送货车辆大多承担着北京基本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的运输。北京虽然已经发布黄标车禁行和其他车辆的有关限行通告,但在短期内减少此类车辆的数量难度较大。
环保专家彭应登认为,如果抓好了机动车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淘汰国一和国二小客车等),显著效果应该在2020年之前显现。
疑问二
散煤和劣质煤问题有多严重?
北京核心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城六区无燃煤锅炉。但是,在城六区以外,远郊区仍在使用燃煤。市环保局曾给出一组数据显示,在北京现有的1200万吨燃煤总量中,散煤数量有300万至400万吨,这其中包含不少劣质煤。
根据最新的北京农村散煤排放量显示,这300万至400万吨散煤,排放的PM2.5占全市的15%,氮氧化物占全市的9.4%,而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市的37.4%。二氧化硫占比高,意味着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
专家认为,治理郊区散煤、劣质煤,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清洁能源替代方式,例如太阳能、压缩天然气、地热和电能,切忌一刀切。压减郊区散煤如果落实到位,对北京空气改善效果应该在10%左右。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北京减排措施将聚焦“三大战役”,其中之一就是“改农村散煤”,将加大农村优质煤替换力度,加强对销售劣质煤的打击力度。
疑问三
京津冀协同治污的进展如何?
北京治污无法独善其身。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日益呈现出区域性的特征。据北京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北京发生的重污染一般分为三类,分别为传输型污染、积累型污染、特殊型污染。其中,传输型污染就是以外来输送为主导的。
在北京的PM2.5来源中,区域传输占比约28%至36%。而在遭遇传输型的重污染时,区域传输的比例更是超过50%。
秋冬季空气重污染,北京本地主要污染源是燃煤和机动车。以燃煤治理为例,仅靠北京是不够的,需要邻近的河北等地区统一协同治理燃煤。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燃煤总量约为3亿吨。但是燃煤协同治理的难度极大,主要因为河北高耗能与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这在短时间内都很难调整优化到位。环保专家预计,河北基本优化调整到位至少需要10年以上。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北京和周边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其中,北京与河北省保定、廊坊两市结对,支持大气污染治理资金4.6亿元,用于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深度治理。
另外,通过区域联防联控,共同保障了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呈现了“阅兵蓝”。下一步,京津冀还将在空气重污染区域共同会商、统一应急响应等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