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如何评价《老炮儿》的“三观”?
2016-01-06 10:38:00
 

  ■封寿炎

  去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高达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在一片烈火烹油的背景下,岁末年初的贺岁档更是短兵相接,竞争激烈。著名导演冯小刚主演的《老炮儿》捷足先登,挟金马奖影帝之威,在票房和话题两个排行榜上的排名都迅速飙升,成为元旦期间最火爆的文化娱乐话题之一。

  冯小刚历年来导演的贺岁片,大多数都是博人开心一笑的纯粹娱乐片。这次担纲主演的《老炮儿》虽然在贺岁档上映,但已经不只是热闹玩乐的娱乐片,而是具备了更坚硬的内核。既然影片事涉价值观,就难免观众和评论人拿价值观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之,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就在所难免了。

  跟那些纯粹娱乐的贺岁片不同,对于《老炮儿》的评价有赞有弹。赞扬者认为,这部电影真实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社会的文化生态,生动刻画了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老炮儿”形象,通过表达他的规矩、血性和尊严,体现了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浪潮中,某种可贵的价值和文化坚守。批评者没有那么绕,直截了当指出这部电影“三观不正”,它所谓的规矩、血性和情怀,其实是传统社会文化生态中的糟粕部分。无论“顽主”还是“老炮儿”,他们秉持的那些价值观和文化趣味都不符合现代文明,甚至他们所代表的社会角色本身,都是一种应该被时代潮流淘汰的社会存在。那样一个时代的远去不应该令人惋惜,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不应该向“老炮儿”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表达缅怀和致敬。

  艺术创作从来就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呈现。哪怕是完全标榜客观中立的纪录片,主创团队的价值立场仍然无处不在。选择什么样的人物、故事进入镜头,这本身就体现了导演的立场和态度。从这个角度去衡量评价,《老炮儿》绝非一部价值中立的电影,也不仅仅停留于对老北京市井文化生态的简单呈现。影片对于主人公“六爷”不厌其烦的铺垫和烘托,甚至不惜将周遭人等进行生硬的脸谱化,来“绿叶反衬红花”,都表现出主创人员对于那种市井文化生态,对于那种价值观和文化趣味的缅怀甚至赞美。甚至,我们根本就不必像那些熟悉老北京文化的人那样,去深究“老炮儿”身上那些所谓血性、尊严和情怀的真伪,去揭穿其中有多少是对逝去年代的乔饰和轻妄——哪怕他身上那些品格都是真实的,但一个向小偷收取保护费的“顽主”,或者一个以进出拘留所、看守所为生活常态的“老炮儿”,真配得上电影工作者为其谱写一曲挽歌,甚至赞歌吗?

  古今中外,勾勒社会底层生活、暴露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文艺作品很多,比如外国的《雾都孤儿》、《悲惨世界》。国内作品中,去年大热的《平凡的世界》,也大面积描绘了贫穷、愚昧、落后等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优秀的作品,大抵都是面向阴暗、指向拯救,很难想象,一部单纯沉湎于生活中负面碎片的作品,能够称得上优秀。

  中国电影市场和整个文艺市场一片繁荣之中,最缺乏、最急需的,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内核。在形成坚硬的价值观内核之前,繁荣有可能只是风一吹就破裂的泡沫。当然,这个“三观正确”的要求,需要更符合艺术规律的表现,而绝非《老炮儿》结尾,那个“正义之举”的生硬植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