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国时报:慰安妇历史正义不可买卖
2016-01-06 10:25:00
 

  资料图:为抗议日韩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韩国当地民众搬来一座慰安妇少女铜像,放在日本大使馆前。

  中新网1月6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6日刊文称,2015年结束前,日韩针对慰安妇问题,达成日方所谓的“最终且不可逆的的解决”。然而,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却称,此局限于日韩。因此,此项“历史性的、划时代的成果”,仍非日本“国家”主体的“认错”与“赔偿”,仅为缓解日韩关系恶化的“外交”。二战及日本殖民所留下的问题,那些被迫为慰安妇的女子,她们的青春、人生以及侥幸得以活下来后所要面对的创伤和阴影,都非“赔偿”和“道歉”所可宽恕。

  文章摘编如下:

  战后,日本小渊惠三首相曾和韩国金大中总统发表过共同宣言,小渊曾言“我国过去曾对殖民地韩国国民加诸了极大的苦痛,要谦虚地接受这些历史的事实,并痛切地反省,由衷地道歉。”金大中也说:“要跨越过去不幸的历史”,“目标未来的关系”。也因为要修复伤痛,使得慰安妇问题成为聚焦的重点之一。

  2011年日韩关系急转直下的原因之一即为日本驻韩使馆前的“慰安妇少女像”。日方这回的10亿日元除了要“买”到关于慰安妇争议的“休止符”之外,还想“买”到“撤下”这座雕像,否则不愿支付10亿日元的“补偿”。

  战后的日本世代是在“和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一代,战争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己之罪的承担。他们试图将战争归于历史,而不容许现存特定的政治势力藉由战争或殖民历史谋取外交利益。果真如此,那么,真心的道歉与赔偿之后,是不是才能得到较为接近的成果呢?

  我们不禁要质疑日本,屡屡以金钱,却不以国家主体来进行一次性的“转型正义”与“战争究责”,不是继续地让日本的下一代被绑架与要挟吗?如果真的是“休止符”,那么慰安妇少女像的存在,就会“包含”这个休止符,那,又有什么不可言说?又有什么不可见人?

  即使只站在人道的立场,针对强征慰安妇,难道不该深刻挞伐吗?若只是担心日本右翼的反扑,而不愿意直接面对历史,为下一代创造睦邻友好的基础,那么,也不过是外交上的权宜之策,而非解决历史问题了。

  面对史观,可以纵横之坐标线来定位其各自的意识形态,或左或右的政治光谱。然则,不论观者的观点落在哪一个象限,若不持一足以贯通的信念,也不过就仅止于操弄可以得到利益的意识形态罢了。在论述历史时,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史观辩护,却必须谦虚而诚实。在批判任何意识形态之前,最先要虚心反省的就是自己是不是已经变成自己最反对的那种人。

  台湾岛内若在历史问题上以政治算计,而轻忽了生而为人的基本“人道”立场,为眼下或盘算中的利益而刻意地视而不见,或曲解诸如慰安妇这类悲惨的历史事实,又要如何期待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得到属于“人”应得的尊严?(何思慎、洪韶翎)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