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曾培炎:中国经济任务艰巨 应探索管理新路径
2015-12-26 13:06:00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26日在北京表示,随着中国在未来五年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在当前经济向“新常态”转换过程中,“中国不能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必须探索经济管理新的路径。”

  曾培炎是在“2015-2016中国经济年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针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衔接好供给侧和需求侧,守住底线思维,准确地识别、预判、化解风险,创新完善政策工具箱,使经济的发展趋稳和蓄势。

  一是调整经济考核的“指挥棒”。曾培炎认为,“新常态”需要新的宏观调控框架和指标体系,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宏观资源配置效率上来,因此未来可以考虑将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关键性参考指标,建立GDP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并重的双目标体系。

  二是要研究建立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相平衡的调控模式,把握好总量与结构、需求与供给、短期与长期之间的多重平衡,将年度宏观调控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目标中,促进短期宏观调控与长期规划间的有效衔接。

  三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和环境。“宏观经济管理大多偏重于产出端而忽略投入端。”曾培炎指出,强调经济运行的投入产出比,提高要素的投入综合效率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选准补短板的突破口,实施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另一方面,新一轮市场化要素改革应通过基础设施联通与共享经济发展,加速各类生产要素跨地域、跨部门自由流动,并善于运用全球的低成本、高质量要素。

  四是要全面加强对创新和软性基础设施的投入,转变此前主要集中于硬件、基础设施方面的硬投入方式,更加注重创新研发、人力资本,重大基础创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产品等方面的软投入,从而全面蓄势启动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五是主动获取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的收益。曾培炎表示,当前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且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其结构性改革与国内宏观调控、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将对全球和地区产生越来越大的外溢效应。“未来中国需要在规则制定、政策沟通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的收益。”(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