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崆峒文化研讨会在甘肃平凉召开。图为国内知名学者和武学专家围绕打造崆峒山道源文化、佛教文化、崆峒武术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进行研讨。 张玉玺 摄
中新网平凉12月26日电 (徐雪 刘玉桃 杨娜)26日,崆峒文化研讨会在甘肃平凉召开。国内知名学者和武学专家共同聚焦崆峒,围绕打造崆峒山道源文化、佛教文化、崆峒武术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进行研讨。
作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因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被誉为道源圣地。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崆峒武术更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崆峒区委书记陈铎介绍,崆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崆峒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深厚的人文积淀,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崆峒文化。
陈铎说,如何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崆峒文化,充分开发崆峒文化和旅游资源,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赵建新说,崆峒山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一带一路”、“互联网+”政策机遇,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与名片。同时,借助国内知名景区成功案例,吸纳成功经验,提高知名度。
“‘上少林、登武当、走峨眉、访崆峒’,反映了武术爱好者对国内四大门派的向往。”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杜佰鸿说,近年来,中国功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与文学、影视作品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杜佰鸿说,“文以载道,武以修身”。单从武术一项来讲,崆峒山的资源就十分丰富,目前市场对这一方面的需求也非常大。可以借助这些武术文化资源,考虑开发一些影视作品,带动崆峒山文化旅游的发展。
崆峒派武术第十一代掌派人花舞影在研讨会上对本派武术做了介绍。她说,崆峒派武术是崆峒武术的一部分。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今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门”。崆峒派武术集修身、养性、健体、进击于一体,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崆峒山以儒、佛、道三教合一而著称。”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理英说,可以多举办这种交流活动,这对崆峒文化的多样性有积极促进作用。
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复兴说,希望通过举办崆峒文化研讨会,使崆峒山、崆峒文化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通过专家们的出谋划策和宣传研究,使黄帝问道深邃的文化思想成为标志性的文化载体;帮助指导崆峒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通过高起点、深层次地挖掘,吸纳成功经验,探寻市场运作,走出一条开发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