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1日闭幕。会议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而深化国企、财税、金融、社保四大领域改革更被着重强调。
资料图。中新社发 刘忠俊 摄
为此,“国是星期三”(微信号:WednesdayNews)特邀学界权威专家建言,看明年四大领域改革将如何启幕。
国企改革:“做强”是改革的落脚点
——建言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
会议涉及内容: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当前的国企改革遵循的是1+N的模式,也就是顶层设计加配套措施。目前,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就是今年9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企改革后,相信明年更加具体的配套文件也将公布。
我们曾经希望国企“做大做强”,但现在来看,很多国企做大了总资产规模,但国有资产的增长规模没有总资产规模增长快,一些企业出现高杠杆率和高负债的情况,甚至资不抵债。
因此,让国企“做强”应该是改革的落脚点。本月初国资委已宣布了三起央企合并,且还有后续,其中一个用意即在于整合优势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目前,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已经公布,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负面清单”,下一步国企改革应还有以下几个重点:
其一是国企的退出机制。目前高层已经多次释放清退“僵尸企业”的信号,中央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列为明年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应该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上游,包括了钢铁、有色金属及煤炭等行业,或多或少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如果产业上游不能进行有效调整,结构调整就不能实现。而上游的资源、能源多半由国有企业控制,如何有序实行关停并转及企业重组,应该是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其二是国企的管理体制。下一步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例如加强对国企的审计,查清企业真实的负债情况等,都是有必要的。
其三是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国企改革和中国的开放进程密切相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随着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很多国有企业掌控的领域可能会对外商投资开放,国企如何在这个环境下参与公平竞争,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资料图:甘肃国税开出的首张“营改增”发票。张玉玺 摄
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或是突破口
——建言者: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德勇
会议涉及内容: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
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分别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以及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应该说,目前预算方面的改革进展比较快,而后两项改革牵涉的部门及相关利益因素很多,不仅是财政部门内部的事情,目前还有多项难题要解决。
比如说税制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显然这是搞活企业、稳定经济的方式,但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幅也在放缓,如何在两者之间达成平衡非常微妙,像营改增的问题本来就是应该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的。
总的来说,财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认为,税制的改革会是一个突破口。因为税制改革是财政关系重构的条件,只有税制理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才有重构的可能。
就税制改革来说,营改增目前来看仍然是重头戏,因为无论是营业税还是增值税都是大税种,营改增应该继续推进还是维持在某个程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如今营改增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对于金融服务业,是采用简易征收还是允许进项税额抵扣就是一个问题,采用前者可能就和征收营业税的差别不是很大,采用后者的话,如果抵扣太多税收收入就会减少。
税制改革涉及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平衡。只有在税制关系理顺之后,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分配才能更加顺畅。
资料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做客中新网。 中新网李美多 摄
金融改革:防范风险不能忽视
——建言者: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
会议涉及内容: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我认为明年可能同步推进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以及金融创新等,目的还是在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力。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顺畅,我认为可考虑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同时解决金融产品结构性单一的缺陷,增加中等风险以及中等收益的产品;在汇率方面,目前市场参与主体还不够多,这方面可以慢慢增加,例如允许境外央行进入银行间市场等,同时还要增加汇率弹性;在资本项目开放上,在沪港通后,深港通就会是一个关注焦点,此外,目前上海自贸区正在进行试点,企业的外债资金可以实行意愿结汇,这有利于扩大资本的流进流出、扩大人民币自由可兑换程度,应该说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金融风险的问题不能不得到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到,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认为金融改革的总体方针应该是稳中求进。
比如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8月11日汇改后,汇率波动形成了一种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稳定市场预期,第二要加强监管,防止投机热钱捣乱,第三还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再比如说资本项目项开放的前提下,防止热钱兴风作浪,便可考虑对资本交易或者金融交易进行征税,这样可以限制短期资本流动,对长期资金流动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此外,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了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我认为“一行三会”的架构不会变。改革首先要加大中央银行责任,完善央行“最后贷款人”角色;其次是加强“一行三会”的协调,建立充分的信息共享;此外还要着手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升监管专业性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资料图: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富田 摄
社保改革: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是重点
建言者: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会议涉及内容: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应该说,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内容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五中全会的精神一脉相承。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保改革,体现的是中央对这项改革的高度重视,社保改革显然也将成为明年改革重点。目前两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实现的就是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问题。
以养老制度改革为例,当前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养老保险收入少于支出的问题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增长的压力还比较大,财政收入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强调完善个人账户和精算平衡的原则非常正确。
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的其中一个意涵,是建立多缴多得的机制,没有这个机制,公平性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无法实现精算平衡。当前养老保险的一个问题是就是多缴未必多得、少缴未必少得,这个不公平的问题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缴钱,缴满15年后就不愿意继续缴了,这样养老保险的收入就会减少,影响的就是可持续的问题。所以说,社保改革必须要从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两个方面入手,只有缴费机制理顺了,财务的稳定性才会提高。
我们注意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要全力抓好养老和医疗两大重点,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方面,他提出要建立透明移动的收付制度,加强个人缴费与待遇水平之间的联系,做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鼓励参保缴费。随着退休人员预期寿命的延长,合理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改进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研究完善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政策。同时,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然提出完善个人账户,上述措施都可能成为明年社保改革的具体做法。
编辑:秦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