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22日电 (佘丽莎)“我所理解的‘互联网+’,是互联网人去做企业,而‘+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去做互联网,而西宁的企业更适合‘+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因为只有像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才有做‘互联网+’的‘基因’。”22日,国家“互联网+”专家组成员薛军,在西宁新兴产业资本对接会上如是说。
当日,“双创西宁”西宁新兴产业资本对接会如期举行,汇聚了14位全国著名投资人、互联网项目创始人、创业导师等畅谈西宁企业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吸引了60余个青海本土企业的负责人,以及大学领导参与。对接会旨在扶持西宁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促进新兴产业与资本对接,为企业开辟新的资本市场通道。
对接会现场,薛军不仅阐述了“互联网+”市场发展新业态,也谈论了投资人眼中的西宁经济。他认为,西宁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但是纵向不足;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但科技含量不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生活消费偏高;就业率增长较快,但外来人才较少。
“西宁经济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互联网’模式。”对以上问题,薛军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他说,西宁企业可利用现有资源,引进对口人才,扭转以输出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的局面,实现“原材料+科技研发+成品生产制造与销售”的高价值生态产业链。
“经济发展应该围绕当地的自然资源去做,比如,青海有名的产品牦牛肉、青稞酒、虫草等,应该把这些产品做到极致,再利用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薛军说。
此外,薛军还建议相关部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从本地生活入手,有效利用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导向,并注重合作引智,开放搞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