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又来了!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2月19日至2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等地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差,将再度出现一次中至重度霾天气过程,北京、河北局地PM2.5峰值浓度可能“爆表”。这次重霾将影响哪些地区?环保部及各地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重污染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雾霾频袭根源何在?
——这次重霾将影响哪些地区?
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中央气象台联合会商,预计12月19日至22日期间,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等地区可能出现连续重度污染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污染。
受此影响,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唐山、保定、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等地区可能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环保部及各地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
18日,环保部宣布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督促指导地方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目前,北京市已发布红色预警,将于12月19日7时至12月22日24时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
河北省18日0时启动区域橙色预警,邯郸市启动红色预警,沧州、石家庄、衡水、唐山、廊坊、定州和辛集市启动橙色预警,保定市采取严于红色的应急响应措施,邢台市采取严于橙色的应急响应措施。
——重污染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环保部建议,重污染天气期间,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尽量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提醒公众,雾霾天气下个体防护可用“四招”——
第一招:“宅”。建议在出现雾霾天气或大气PM2.5浓度较高时,居民尽量呆在室内,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或强度,并保持门窗紧闭,以降低室内PM2.5浓度。
第二招:“净”。有条件的居民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复旦大学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研究显示,即使是短期的净化器使用,也可以改善居民的心肺健康。
第三招:“罩”。可适当佩戴有颗粒物防护作用的口罩。北京此前开展的一项针对心血管病人的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佩戴口罩,可降低居民个体暴露于颗粒物的浓度水平,改善心血管系统症状指标,但普通口罩防护PM2.5的作用有限。
第四招:“补”。PM2.5影响健康的可能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作用,因此,国外有研究认为,补充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品可缓解大气污染的居民健康危害,但这些研究是在国外低浓度污染条件下取得的,在我国能否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尚需更多询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雾霾频袭根源何在?
自11月底以来,不到一个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出现3轮空气重污染天气过程。雾霾为啥频袭华北地区?此前,环保部专家分析指出,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通病”在于重化产业,“工业围城”“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等现象在华北地区一些城市比较普遍,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问题已成为华北地区环保瓶颈。
除北京、天津外,华北地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近90%,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售散煤煤质超标率高等问题都很突出。
专家指出,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已经为城市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长远来看,空气质量的改善远不能靠临时停产、限产几个企业来实现,根本还在于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从源头减排才是治本之策。(记者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