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与阿瑟·麦克唐纳。
本报记者对话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阿瑟·麦克唐纳:
地下几公里观测太阳
捕中微子探宇宙演变
10月6日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获奖,原因是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
粒子物理,可谓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宠儿”。记者了解到,这是粒子物理领域第19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者,而希格斯粒子对于完善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日前,记者在斯德哥尔摩见到了其中的一位诺奖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麦克唐纳,由于活动安排紧张,在其助理的一直催促之下,记者仅仅够时间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在阿瑟·麦克唐纳仍然有些意犹未尽地继续深聊之时,其助理则黑着脸将他拉了起来,对此,麦克唐纳也只好对记者苦笑不已。
他告诉记者,中国目前有两项有关中微子的研究他是非常关注的,其中之一便是JUNO的项目,这个项目尝试测量不同种类中微子的质量的相对大小。而另外一个项目,则是中国正在建设的一个大型的实验室,他了解到,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在这个实验室工作。
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成为这个领域领先的国家之一。
谈获奖感受
“我转身就拥抱妻子”
广州日报记者:当知道你获得诺奖后,你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什么?
阿瑟·麦克唐纳:我大概是早上的4点多钟接到的电话,当时电话也把我妻子一起吵醒了。当我知道了我真的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我转身给身旁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接下来的一天我都非常兴奋。
广州日报记者:对于目前的中微子研究你怎么看?
阿瑟·麦克唐纳:中微子研究将有助解释宇宙的演变进程。中微子是我们不知如何进一步细分的基本粒子之一,探索它们有助我们了解宇宙的演变进程,而证明它们具有质量会帮助我们揭开那些宇宙奥秘。
广州日报记者:目前中微子的研究都在地下深处或海面之下进行,这是为什么?
阿瑟·麦克唐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科学家捕捉到穿过地球的中微子。我们在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对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中微子确实在抵达探测器前发生了状态改变。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中微子是无质量的,但实验却证明中微子具有质量,这个发现将会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广州日报记者:你如何评价你所从事的太阳中微子研究?
阿瑟·麦克唐纳:说起来还真是有些讽刺,不是吗?为了观测到太阳,你需要钻到几公里的底下。尽管这样的观测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样,但这是看起来最好能够找到太阳中微子研究核心的方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了解太阳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研究,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它最基本的运行方式。
十分关注
中国中微子实验室的成果
广州日报记者:中国现在也有了中微子研究,你认为中国现在中微子研究处于什么阶段?
阿瑟·麦克唐纳:中国目前有两项出色的关于中微子的研究。其中一项是被称作JUNO的项目,这个项目尝试测量不同种类中微子的质量的相对大小。我们知道这些中微子的质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中微子质量大小的顺序。然而在中国的核反应堆进行的JUNO实验,有很大的可能来测出他们的质量的相对大小。这个项目是基于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实验,这项实验测出了中微子变化中某些特殊参数。我对JUNO这个项目能够给我们中微子质量排序得出答案抱有很大的希望。
广州日报记者:你如何看待中国中微子研究的未来?
阿瑟·麦克唐纳:我知道中国正在建立一个大型地下实验室,该实验室比我们在加拿大萨德伯里的实验室稍微深一点。我确信并且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非常希望有机会能够在该实验室工作,因为在这个领域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成为这个领域领先的国家之一。
为何获奖
提高对物质和宇宙的认识
据该奖评审委员会介绍,梶田隆章在15年前介绍了某种中微子从宇宙到达地球途中,其特征会出现两种转变。而麦克唐纳同时证明了不同种类的太阳中微子在抵达地球途中会相互转变种类。中微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没有质量,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新闻公报中称,这两名获奖者的研究对证明中微子改变特征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引发这种物理变化需要中微子具有质量,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物质内部运作的理解,并能提升对宇宙的认知。
阿瑟·麦克唐纳其人
阿瑟·麦克唐纳,加拿大物理学家,1943年8月出生于加拿大,196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9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目前任皇后大学大学研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