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李晓喻)年关将至,中国外贸在“寒冬”中显露一些暖意。
据中国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数据,2015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下降(同比,下同)7.8%,完成全年外贸增长6%左右的目标已无可能,但降幅较1-10月收窄0.3个百分点。11月当月,中国进口0.91万亿元,下降5.6%,与9月、10月高达两位数的降幅相比明显收窄。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中新社记者指出,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大跌的情况下,11月中国进口明显改善,一方面说明此前官方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内需有所回暖;另一方面也表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日益突出,“这为进口释放出新的溢出机会”。
不过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晶提醒说,进口改善虽然一定程度上与稳增长政策有关,但主要是2014年同期基数偏低所致。去年11月中国进口0.97万亿元,下降6.5%。
进口显现暖意的同时,出口持续承压。11月当月出口约1.25万亿元,下降3.7%,降幅比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
这与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低迷、主要贸易伙伴需求不振直接相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以来已经四次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速预期,最新预测值仅为3.1%,为2009年以来最低。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将2015年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3%下调至2.8%。
白明指出,从主要贸易伙伴的情况来看,欧洲经济遇到难民、等新的问题,复苏难言稳健;美国经济反弹对中国出口的提振作用在弱化;新兴经济体增长也明显放缓。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出口。
“今年这种情况下,出口额能持平去年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一家光电公司的市场行销负责人对中新社记者说。
考虑到世界经济疲态难以在短期内改变,2016年初中国外贸料依然艰难。
截至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连续14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下降态势仍在持续,显示外需疲软。11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2,较10月回落0.8。海关总署称,这表明2016年年初中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在国内外需求普遍疲软的情况下,进出口形势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董德志说。
不过,中国外贸并未守在原地等待“寒冬”过去,而是努力寻找新的机遇。
中国官方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大力度推动装备和产能“走出去”,清理整顿外贸进出口环节收费,加快出口退税等。
白明认为,今后稳外贸要在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的外贸产业上发力,“除了高铁、核电这类‘阳春白雪’外,还应该多培育一些像家电这样能大规模出口的产业”。此外,还应加大力度发展跨境电商,拓展更多外贸渠道。
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自救”。除加快推广“机器换人”,以及在海外设厂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外,不少企业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报告称,随着更多企业转型升级意识加强,“中国外贸有基础、有条件渡过困难局面”,在新的增长区间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