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在南非开幕
2015-12-04 08:00:58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林毅夫认为,中国产能转移无论对中国还是非洲,都是双赢的局面 摄影 李晋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称中非合作发展前景积极向好 摄影 李晋

  原标题:中国产能转移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 互利共赢开创中非合作新局面

  国际在线报道(特派前方记者李晋、邢一行):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五届中非企业家大会12月3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幕,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之下,中国产能转移与非洲工业化进程吸引了中非双方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在产能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其中,中非在铁路、电力、化工、制造、通讯等领域投资合作不断增多;同时,中国承建工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速度达到高水平,尼日利亚沿海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重大项目备受瞩目;此外,中国在非洲的工业园区多数为与产能合作密切相关的加工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达到46.8亿美元。可以说,中非在产能领域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积极向好。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介绍说:“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强的发展势头,有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中非关系这几年有着长足的发展,按照习主席讲的,要合作共赢,在工业领域、经济领域和最新的信息产业领域,前景非常好。”

  在中非产能合作的另一端,非洲方面正在急切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国的产能正在给这片快速发展的大陆带来希望。南非贸易工业部副部长马西纳说:“我们都知道非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我们希望能够加快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我们还需要共同合作,消除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贫穷、失业和不平等。中国是非洲大陆的希望。”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经过长期的高速发展,具备了与非洲进行产能合作的能力和诉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姜增伟说:“中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在产能方面具备了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条件,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得到保证,价格有竞争优势,非洲正在发展,市场规模大,有这方面需求,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非洲的产能合作,并不是简单地输出“过剩产能”,而是注重品质的输出,输出的是“干货”,注重的是提高非洲自身的造血能力。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解释说:“支持非洲的发展,我们的产能都是优质产能,拿国内最好的技术和装备来,第二,我们也不是以前那种‘交钥匙工程’,不光做装备和生产线,还要加一些投资。第三,我们来非洲不只是产能的合作,(还)帮助非洲建立起工业体系和标准。”

  在世界工业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进程往往伴随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甚至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对此,中国在向非洲进行产能转移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输出,力求使非洲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未雨绸缪。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黄世元说:“中国和南非在碳排放、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在不断推进,必须承认工业化的过程可能伴随着负面的东西,现在大家环保意识提高,发展过程中减少以前走过的弯路,未雨绸缪,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国产能输出)具有更积极意义。”

  可以说,产能的合作与转移,无论对中国还是非洲都将开创一个双赢的有利局面,将为中国和非洲带来各自宝贵的发展契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荣誉院长林毅夫说:“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非洲的现代化就是要工业化,而中国的工业化不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建筑业方面的产能都是对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有很大帮助。中非合作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快速发展的愿望。”


编辑:小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