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窟四飞天。 (敦煌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 徐维欣
敦煌莫高窟,一颗璀璨的丝路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本周末,敦煌研究院将8个极具艺术价值的莫高窟洞窟,“搬”至上海,在黄浦江畔重现丝路魅力。12月1日起至明年3月,“敦煌:生灵的歌”大型展览将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除了中唐第158窟室由于体积太大,采用了4∶5比例再现涅槃卧佛外,其余北凉第275窟、西魏第249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等7个洞窟均为1∶1原样复制。125组文物或复制品将静静地讲述那些有关敦煌的传奇。
据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透露,敦煌莫高窟年度游客接待量今年首次突破百万人次。“截至目前,参观游客已经达到108万。”庞大的游客数量无疑让保存环境脆弱的莫高窟面临巨大挑战,得益数字化展示的帮助,面对百万参观量,洞窟微环境始终处于理想状态。
复制品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经过改造,喜玛拉雅美术馆挑高25米的大厅内,陈列了8个复原的敦煌石窟,基本呈现了敦煌莫高窟自公元4世纪始修直至元代近千年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石窟面貌。在此其中,除莫高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之外其它洞窟因保护的原因目前并不对外开放,如今复原的石窟在上海“揭开面纱”。
亮相的展品,同样显得弥足珍贵。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展品包括彩塑临摹12件、壁画临摹60件、藏经洞绢纸画复制品25件。据介绍,这些复制品大多也出自包括“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在内的名家之手。此外,展览展出的20件文物中有10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比如,此前在开箱仪式上亮相的北魏《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此卷乌丝栏纤细规整,墨色浓黑而有光泽,书法保持了较多的隶书气息,字体结构也如隶书扁平状,书写工整,灵动潇洒,每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北朝时期敦煌写经中的精品。
来到上海之前,敦煌展近年来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浙江美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等地举行。作为本次展览的延伸,展期内的喜玛拉雅广场上,玉门关、汉长城、阳关烽燧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地貌,将以相应比例实景复原,古代敦煌历史人文之景将得以在上海再现。
未来将实现全部数字化留存
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鸣沙山和三危山的怀抱中,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遗存。
为了保护文物,现在的莫高窟在旅游旺季时一组游客仅能参观8个石窟,即使是淡季前往,也只能看到12个。虽然科学家与文博学者一直以来都以各种手段延缓文物的损耗,然而岁月的侵蚀终不可逆转。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便开始着手石窟的复制,以期让这些“丝路瑰宝”能够延续生命。
敦煌研究院开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李萍告诉记者,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行,石窟的复制日益由借助投影仪进行临摹仿制改为数字化。刚起步时,敦煌研究院得到美国西北大学的技术支持。“在合作阶段,我们完成了26个洞窟的数字化。合作结束以后,我们自己也发展了数字化技术。现在莫高窟已经完成数字化的石窟已达80个。”
正因为数字化的帮助,敦煌研究院于去年8月1日正式推出“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洞窟”的新参观模式。李萍介绍说,因为有了球幕影院的展示环节,缩短了游客在窟区逗留的时间。“根据统计,今年高峰时段,窟区每小时的游客量从往年的2200人下降至1200人,这1000人的下降量对于洞窟的承载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尽管数字化保护接下来面临洞窟面积小,设备安装困难等障碍,不过敦煌研究院仍然有信心在未来几年间对所有石窟完成数字化,以此来永久保存它们。
除了“预约”之外,“应急”方案同样十分完善。从7月初至国庆黄金周结束,莫高窟单日参观游客数量持续90天超过6000人限额。特别是7月10日至8月20日,40天内的游客量每天都超过一万人次。超出部分的游客,管理部门开设了面积相对较大的洞窟予以接待,以确保对于壁画的伤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