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对平阳是个教训,对其他地方是个警示。欠发达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但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是有讲究的。复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与党中央提出的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悖。
据新华社11月22日报道,经过10余年的反复整治,浙江平阳这个曾被称为“中国皮都”的制革加工基地的污染状况终于有了显著改观。然而近年来,外省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承接了不少被平阳淘汰的生皮制革加工生产,有的地方甚至把降低环保要求当做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对此,不少专家指出,平阳走过的弯路和教训,值得一些地区警醒。
“先污染后治理”让平阳付出了巨大代价,教训深刻。据报道,从2003年被挂牌督办起,平阳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行动有11次。政府之前从制革业获得的收入都投到了后期治理,还远远不够。而且后期治理复杂艰难,反反复复,当地社会声誉受到不小损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公众健康。更重要的是,平阳为治理环境损失了一些宝贵的发展机遇。
平阳的治污历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解剖其“先污染后治理”的成因也极具借鉴意义。比如,“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长期根植于一些人头脑中,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滞后,不能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治污存在短期行为,治治停停,缺乏壮士断腕的决心。一些企业不愿意放弃眼前利益,治污修修补补,偷排、不达标等问题令当地防不胜防,客观上延长了治理的时间,加大了治污的成本。
然而,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时出现复制“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问题。一些东部发达地区淘汰的高污染产业,被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当成“香饽饽”,敞开大门引进,还给予各种优惠条件,降低环保要求甚至被一些地区当成“优势”,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一些欠发达地区急于发展经济,但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不加选择、甚至无视环境保护,这种做法无疑是急功近利的。不仅会给当地的长远发展带来危害,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当地即使能够暂时获得一些利益,但未来的治污压力也可能带来无法承受之灾。
不能再复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了,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一个责任问题。一些地方总觉得本地区环境容量大,污染的负面效应可以控制,只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就可以提升本地区的吸引力,进而引进先进的产业、优势的项目,等优势产业集聚效应产生支撑效应后,再淘汰落后产业也来得及。不得不说,这种“用空间换时间”的想法客观上推动了一些地方承接高污染产业的现象,加大和延长了全国范围内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整体进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对平阳是个教训,对其他地方是个警示。欠发达地区具有后发优势,但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是有讲究的。复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与党中央提出的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悖。一些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选择发展模式时切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没有前途,只会得不偿失。(□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