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纽约华富新春大游行中领养华童和美国妇女。(陈儒斌摄)
近日,被美领养华童的身份归属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对自己的身份归属产生很大的疑惑,究竟心属中国还是美国,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如同“生存还是毁灭”之于哈姆雷特一样难以回答。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的特殊身份也使得他们具备了一种天然的优势——在美国、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与其急于分清身份归属的“真相”,不如利用自身特点,化身中美之间文化交往的桥梁。
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大户
领养的华童,是指中国亲生父母无法抚养或遗弃,被异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美国是收养中国儿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今年4月初的报告:从1999年起,美国的领养华童有7.1万多名。2014年有2040名,占当年美国家庭从海外收养儿童总数的2/5。
在美国,领养了一名或多名华裔儿童的家庭并不少见。“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领养了华裔的小朋友,他们绝大多数是从中国国内领养的孤儿,女孩为主。”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随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越发兴盛,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孤儿的绝对数量也较大,再加上领养机制和《收养法》比其他国家的相应机制更为健全,费用低,不少美国家庭选择中国的儿童进行领养。
成长中离不开中国文化
为了孩子们在海外能拥有一个阳光温暖的家庭,中国对来华申请领养儿童的美国家庭的筛选是比较严格的。据统计,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90%以上生活在中产阶级的上层,拥有自己的别墅,被收养的中国孩子拥有自己的房间,处于优越的水平。
养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加之白人父母与黄种人养子女在样貌上的明显区别,他们一般会选择从小便将孩子是来自中国的领养华童这一事实告知养子女。同时,也会从小便让他们接触中华文化,甚至是学习说汉语、写汉字。
“我身边的美国爸妈有很多自己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他们在教育自己华裔养子女的过程中,不少人会选择陪他们过中国节日,让他们吃中餐、学做中餐,或者阅读中国的名著、学习汉字等。这些孩子有机会自小便接触中华文化。”李斧说。
这使得在美领养华童的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元素、中华文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健康成长,未来之星
身份认同问题或是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甚至成年之后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据一项调查显示,三成领养华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只有不到一成认为自己是纯种的美国人。
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美国家长、在美华人团体组织、在美华文教育机构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首先,美国家长不能逃避这一问题,他们有责任将孩子的身世告知领养子女,也应该同孩子们共同面对这一难题。一些华童在美国养父母的陪同下到中国进行“寻根”之旅,事实证明,“寻根”有助于身在异族环境的孩子树立自信,可以帮助他们一扫以往的颓废情绪。
当然相关的在美华人组织、孔子学院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我所在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领养父母们成立了一个协会,使这些被领养孩童有机会结识交友,父母们也有机会交流。”李斧说。
而至于教育和未来工作的问题,或许到孔子学院接受教育,成为中美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是明智之选。“相关协会应该主动和当地的孔子学院以及其他华文教育机构建立联系,这些孩子多数自小便有良好的中华文化的教育基础,有中国情结,又在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教诲下成长。他们在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具有先天优势。”李斧说。(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