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南京下关考古新发现疑为明代税关“瓦屑坝”遗址
2015-11-18 10:44:00
 

考古现场

考古工地发掘出的T形防护堤

烧焦的木桩

  “下关的关,就是税收机‘关’演化而来”。目前,南京文物部门正在对热河路西侧的一块工地进行考古。在600多平方米的探方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古井、古砖垒砌的房址、烧黑的木桩……从目前的考古情况可以判断,明清时期,这里是江漫滩,而且有临水建筑。原鼓楼区文化(文物)局长赵志刚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根据考古现场以及史料推测,这里可能是明代负责来往船只税收的遗址。不过,仍需进一步认证后再下最终结论。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考古现场

  明清两代多层房基相互叠压

  热河路西侧,蓝色的铁皮围挡内便是考古工地。两个多月前,考古部门就进入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块地的“前世今生”也慢慢浮出水面。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东西向的工地,被切割成很多个探方。最东面的考古探方,似乎是刚开始不久,露出大量的淤泥。往西走,就看到城砖、青石条垒砌的基础,这些基础纵横交错,上下叠压。

  细细看去,城砖有大有小,有的城砖和明城墙上的城砖相似,有的则是清代的。“这些应该是房子的基础,因为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有房子,而后代不知道前代有房子,所以出现了房基相互叠压,又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现象。”专家介绍。

  七八米深的“防护堤”现身

  在高高低低的考古探方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道从地下七八米深处往上垒砌的“堤坝”。“堤坝”中间都是水,可以看到碎瓦砾,还有很多贝壳屑。

  “大坝”一东一西,相距10多米,看上去比较壮观。东边的“堤坝”呈丁字形,最下方是一根根木桩,木桩的直径约20厘米。木桩的上方,是各种石头,这些石头比碗口大,一层层垒砌,一直到接近路面一两米处,变成了青石板,似乎是为了行走方便。

  东西两“堤坝”中间,竖立着一根根木桩,这些木桩深入地下,浸泡在水中。西边的“堤坝”用彩色塑料布遮盖着,看不真切。“这应该是拦水坝,这两处堤坝,应该是防护堤。”赵志刚说,从考古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关注着这一处的考古,“这里就是古河道,古河道的下边都是淤泥、流沙层。据史料记载,古代时,这一带江水漫滩、水道密布,所以出现了防护堤。”

  木桩烧焦,当年这里或曾有火灾

  再往西走,依然可以看到路基、排水沟等建筑基础。最西边,还有一口直径一米左右的青砖古井。虽然历史久远,井中的井水依旧清澈。古井旁边,还有几个灰坑,疑似地窖。

  从古井到防护堤一线,都可以看到木桩。有的木桩七八米深,有的露出地面二三十厘米。细细看去,每根木桩都有被烧焦的痕迹。其中多处探方壁上,还有泥土被烧成红色的痕迹。

  “你看,这些木桩肯定都被大火焚烧过。”赵志刚剥开最外层,焦黑的木炭落在手里。这里的木桩为什么会被焚烧?有可能是曾经发生过一场无名大火。

  专家推测

  这里是明代船只

  税收部门“瓦屑坝”?

  “下关的关,就是税收机‘关’演化而来。下关地区自民国前,距皇城和城市中心比较远,靠近长江。因为水多,船只大批集中,形成各种市场。人多了需求也多,茶楼酒店、小旅馆、小饭店林立。江面上官船、漕船、贡船、渡船来来往往,各种商船更是频繁出入,政府于是设关收税,什么抽分、关、局全来了。”赵志刚找出了明代狮子山的古地图,他向记者表示,当年从狮子山上应该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江边船舶桅樯林立、江中满江帆船往来穿梭,天妃宫、静海寺、龙江关金碧辉煌,水马绎、龙江船厂、宝船厂………一派繁华。

  赵志刚推测,考古工地当年应该是古代商船交税的部门之一:瓦屑坝。史料上记载:古代狮子山附近,十余里分司署绵延,而工部管辖的抽分厂设“瓦屑坝、龙江二局,官吏专掌来往船只税收。“瓦屑坝”一开始收竹木柴炭为税,以供内府及各衙门支用。后来因为抽积数多,改收现金。

  赵志刚分析说,这处古遗存有三点奇特之处。首先,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结构复杂,房中有廊,两边有厢房,中间有过道,室内有井、有地窖、地基层叠,屋宇环套,总体东西走向,似乎是一个大型建筑机构;其次,这里曾经大面积过火,说明房内可能堆积大量可燃物资,比如木料、布匹、柴炭等,“史料上记载,明朝的时候,下关一代的税收机构,确实着过一次大火,而且是毁灭性的。”最后,临水筑坝,几次向东推移,说明水道变化复杂,抽分设关时间较长。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瓦屑坝”呢?一位考古专家介绍说,从目前的发掘来看,文化层是清代、民国的,似乎还没有推进到明朝。“其实,我们也很希望找到证据,所以,正在向南、向东、向北,扩大考古面积。这位考古专家介绍,如果是“瓦屑坝”这样的机构,在古代应该比较“高大上”。不过,在考古临近结束的时候,他们会召开专家论证会,看看这里的“前世”究竟是什么。

  新闻辞典

  竹木抽分厂“瓦屑坝”局

  竹木抽分作为明代的一项经济制度,源于先秦时期的“关市之征”,初步形成于唐代,到元代正式成为一项固定的税收制度——隶属于户部的竹木课。明朝的抽分基本上沿袭了元朝的制度,并陆续设立了十五处竹木抽分厂局。所不同的是,元代的“竹木课”隶属于户部,而明代的竹木抽分则由工部来管理。明朝南京抽分厂局,设龙江、瓦屑坝两局,专掌其司。

  明代的竹木抽分税率为十分之一,抽分物料的用途主要是“供内府及各衙门支用”。明代的竹木抽分在成化年间开始折银,这是因为竹、木、柴、炭等物料的抽解太复杂,而且军民负担过重,折银之后,商人只需向抽分厂缴纳足额的税银就可以过关了。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现代快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