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毕淑敏:家长择校,骨子里是在推卸责任
2015-11-17 16:07:00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熊慧

  为什么毕淑敏的文章会入选小学课本?她的文章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有何意义?对家庭教育又有何启发?15日,著名作家毕淑敏受“卓越360名家讲堂”之邀来到广州开讲,吸引众多家长、老师和学生慕名而来。现场,毕淑敏生动地为大家解读了素质教育下的“成长与学习,需要多少个维度”。

  赢在“起跑线”上?

  顺利抵达终点才是赢家

  “现在小孩学习是为了什么?考到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找到好的工作后就能保证他从此踏上幸福传送带一生顺利吗?”毕淑敏指出,当今的学习变得越来越功利,孩子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父母争着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人生还有“终点线”,只有顺利抵达终点,才是胜利的人生。

  “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20年后的发展,我们的孩子到底要学习什么样的本领才能应对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呢?”毕淑敏认为,孩子应从课本中抬起头来,学会镇定地面对这个世界,孩子的成长必将受苦,但内心的稳定、相信希望的力量和良好的习惯,能保证他摔倒后有能力站起来。

  她希望家长用更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孩子考90分与100分是没有多大差异的,孩子偶尔的粗心可以原谅,大人也会有粗心犯错的时候”。她表示,学习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如果早期的学习逼得太紧,往往会造成以后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抢跑,正常出发,坚韧不拔,到达终点。”

  在名家沙龙环节,不少家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有家长问: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但不抢跑的话,在终点线可能就不一样。

  对此,毕淑敏表示,不必把人生变成一场比赛,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事情,作为父母亲,需要抗拒很多外界的潮流、说法。“如果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原则,我们想要孩子清醒,自己本身也要清醒,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坚强的内心,要可以抵抗外部环境的干扰。”

  挑到好学校可高枕无忧?

  成就孩子的“重要他人”是父母

  “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好学校,骨子里在推卸责任。”她指出,心理学上有“重要他人”的概念,即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数据表明排第一位的仍然是父母。

  “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以为好学校就有好教育,好学校就有好老师。但其实没有人比你对自己的孩子更了解和在乎。”毕淑敏表示,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因为孩子的相貌、性别与成绩等差别对待,而“你怎么不像隔壁XXX”等话更是会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

  毕淑敏认为,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要求孩子去做;在中学阶段,则应注重掌握学习的方法。

  一味抱怨生活不公?

  教孩子学会接纳不能改变的

  毕淑敏现场讲了一个故事。她曾到一所乡村学校演讲,一位梦想当“崂山道士”的女生吸引了她的注意。该女生希望自己拥有穿墙之术,每天可以不用走15里的山路上学,女生埋怨生活不公平,因为同桌的男生是县长的儿子,每天有车接送,并且拥有五支圆珠笔。但毕淑敏告诉那位女生,能有上学的机会,已属幸运,自己的身份不能改变,就要去接纳,自己能改变的,就是用1支圆珠笔写出比县长儿子用5支圆珠笔写出的答案更好。

  “不要总是期待外界条件的改变,在任何条件下,成长都是极为个人的事情,请把所有的怨天尤人都收起来。”毕淑敏希望家长能教会孩子这个道理,同时,她提醒,比起表扬,家长更应多鼓励孩子,因为鼓励更看重的是过程,是比表扬更容易实施的。

  毕淑敏表示,成长可以发生在学校,也可以发生在所有的地方。她鼓励学生多阅读世界名著,因为他们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具有让孩子成长的“养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羊城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