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李佐军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纲要形势分析客观、目标非常明确、发展思路清晰、规划内容全面、发展措施具体,弱化了总量规划、强化了质量规划,弱化了经济规划、强化了非经济规划,弱化了需求规划、强化了供给动力规划,弱化了建设规划、强化了市场规划,弱化了项目规划,强化了行动规划。在非经济规划中,绿色发展规划尤其醒目。
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定位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更为重要的是,本规划纲要在贯彻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思路清晰、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以总体概括为“一个主题、两个试验或试点、三大体系、四个格局、四大工程、五项计划、五大行动、八项制度”。
“一个主题”是指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两个试点或试验”是指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后者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
“三大体系”是指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包括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包括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四个格局”是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同时,强调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四大工程”是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
“五项计划”是指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
“五大行动”是指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同时要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
“八项制度”是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察巡视,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等。
以上部署内容之全面、措施之具体前所未有。我们相信,只要在“十三五”期间将以上部署落到实处,缓解长期困扰我们的资源能源短缺压力、扭转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就会从梦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