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14:40
手机看新闻11月8日,立冬, 甘肃酒泉大雪之后寒风刺骨。一望无际的风机、光伏板在黑戈壁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铁塔银线沿着祁连山脉延伸。冬季来临,往年都是火电、风电大发的时候,然而甘肃新能源限电问题并没有因冬天的到来有所改善。“甘肃全网截至2015年10月末,弃风37%,弃光27%,个别时段远超过这一平均值。”国网甘肃公司调度控制处副处长张柏林说。
市场供大于求寻求跨省消纳
在甘肃新能源经历限电的同时,甘肃新能源送出工程±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酒泉换流站土建施工完成,进入电气安装阶段,工程全线铁塔基础浇制完成30%。甘肃送变电公司技术员张强6月份来到酒泉瓜州参加“酒湖”工程施工已经5个月了,“成千上万人在2383公里的线路上紧张施工,这条线路早日建成,甘肃新能源就能早一天输送到湖南。”张强说。
2011年以来,甘肃乃至西北的电网建设迎来巅峰,国网甘肃公司累计投资300亿元,先后建成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一通道,750千伏西北联网第二通道、750千伏兰天宝输电线路、800千伏天中输变电工程等,这批工程投运使甘肃河西断面电网输送能力从90万千瓦增长到500万千瓦,基本满足新能源上网的刚性需求。至此,甘肃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电网输送通道矛盾向市场消纳能力转移。
甘肃新能源发展迅猛,2014年年底,风电装机跃居全国第二,光伏跃居全国第一,甘肃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局面加剧。为解决甘肃新能源消纳困境,甘肃政府千方百计寻求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今年5月,±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在甘肃省政府、湖南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6月工程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国网甘肃公司总经理李明告诉记者:“通过这条新能源高速公路,每年约420亿千瓦时电量直流三湘大地。外送的新能源电量与甘肃2014年的新能源发电量大致相当,能缓解现有新能源消纳燃眉之急。”
±800千伏酒泉至湖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从立项到核准经历了漫长的5年时间,而工程建成显然还需要2年/2015年,甘肃新能源限电加剧,新能源企业经历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发展的困难和经营的疼痛。这种“难”和“痛”都来自于当前普遍化了的限电。所谓弃风弃光限电,就是风机和光伏的空转和闲置,再通俗地讲就是新能源发出的电没人要,没人用,多余的电量也就不能发。据了解,新能源限电现象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普遍存在。“风光有限”成为甘肃新能源发展的掣肘。
种种因素叠加限电如影随形
电源发展与当地负荷不匹配,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不配套一直困扰着甘肃新能源的发展。不可否认,新能源的蓬勃发展给甘肃带来了繁荣,而时至今日,普遍化了的限电现实让人们开始反思。据了解,新能源立项到审批周期非常短,而相关电网建设即使审批立项完成,最快的建设周期也在2到3年。同时,由于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需要配套火电等建设,无形中又拉长了建设周期,加之我国还没有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消纳布局和规划,在这种矛盾中,甘肃的新能源的发展伴随着上网难、消纳难在且行且痛中艰难推进。
限电加剧与国家大环境和甘肃小气候不无关系。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甘肃售电量持续负增长就足以说明这种压力来的很真切。甘肃经济总量小,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仅为1095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南省的三分之一,而甘肃电源总装机至今年9月已高达440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7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本地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40%,而2015年甘肃电网最大负荷仅1300万千瓦。“自2010年开始,甘肃新能源装机从147万千瓦猛增到1723万千瓦,电力电量大量富余,省内电力电量平衡困难是新能源消纳受限的重要原因。”国网甘肃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行舟告诉记者。
另外,市场选择更是催化了限电。“可再生”优势和高昂成本的矛盾让新能源发展受到制约。甘肃风电的上网电价在每度0.5元至0.6元左右,高于火电上网电价0.3元左右,相对于水电则更高。而用端电价居民电价0.51元左右,工业用电价则更低,存在高额电价逆差。目前,新能源电价逆差由国家财政支付高额的补贴。国家能源局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缺口达到300亿元,显然,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财政也会不堪重负。
种种因素的叠加,让人们爱上新能源成为一件不容易的事。数据表明,2015年外省区接收甘肃电力的需求大幅降低,限电困局貌似难解。然而,无论现状如何,从国家的能源战略布局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来看,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都是现在和未来能源发展的不二选择。
破解消纳掣肘期待“风光无限”
据统计,1997年至今,甘肃新能源并网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60万吨,按照一节车厢60吨运力计算,分别需要12万个、94万个车厢才能运走。从这个意义上讲,风光、光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未来“风光无限”的愿景最终会成为现实。
“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是电网企业对党和人民的一项庄重承诺,服务新能源发展就是服务甘肃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明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一直在与新能源企业并肩摸索前进,在共克时艰中持续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除了加紧电网建设之外,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新能源电力调度和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重大成果。甘肃现有207座风电场、光伏站,如何保证公平、公开、公正是个大难题。近年来,该公司在新能源调控系统的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风电、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与开发”不但保证了新能源“三公”调度,而且提高了新能源并网效率,获得国内外多个科技奖项。“自2010年以来,没有一次因为调度不公而发生风电场的纠纷和投诉事件,这非常不容易。”张柏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西北五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及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也高达4444万千瓦,各省新能源发电及调峰需求大增,西北电网频率升高,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为规范各省送出电量及电力的计划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014年7月,西北电网联络线管理和考核办法正式实施,这一严苛的考核政策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西北电网调峰资源为甘肃新能源无偿提供电力调峰及电量转移置换服务,为甘肃新能源最大程度地在甘肃和西北地区消纳提供了制度保证。
如何提升消纳能力,政府、电网、新能源企业的探索和努力从未停歇。由电网公司搭台,政府主导,新能源发电企业将减少弃光增加的收入部分让利于用电企业,鼓励企业多用电的同时提高新能源企业的发电量,这使金昌光伏出力提高20%。当前政府也在尝试让甘肃的自备火电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在电网调峰中发挥应有作用,另一方面,为新能源消纳做出应有贡献。
然而,要彻底解决新能源发展的瓶颈,人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国家层面。近日国家层面有信息表明,“十三五”国家将淡化风电装机目标,重点将放在政策调整和限电问题。曾经跌宕起伏艰难前行的新能源,最终摆脱如影随形的限电梦魇,迎来“无限风光”显然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