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1月1日电 (记者 姜煜)今年是中国“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对于未来的“十三五”规划,外资金融机构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普遍对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抱有信心。
瑞银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决策层已提出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倍的目标,这要求未来五年GDP要保持6.5%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速,“十三五”规划很可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左右。
报告称,为了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实现中高速增长,中国决策层计划推动创新发展、升级制造业、增加研发支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未来几年,中国研发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或进一步上升,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企业注册也将继续较快增长。决策层已要求深化国企、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要求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瑞银经济学家张宁表示,中国“十三五”规划将继续出台促进就业、提高工资增速、扩大社保覆盖范围、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从而继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降低行业准入、放开竞争性领域服务价格将有助于吸引相关领域的私人部门投资。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继续上升至50%以上。
日前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十三五”期间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著名评级机构穆迪称,五中全会公报要点与政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一致,例如增加消费对GDP的贡献仍是政策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创新的强调也符合政府推动经济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的举措,公报还重申政府将致力于逐渐推进市场改革、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开放竞争性领域,预计按照上述指导方针制定的更具体措施将在不久后陆续出台。
穆迪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是“在不影响短期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前提下,转变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中国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从‘十二五’期间的7%下调至‘十三五’期间的6.5%,这也将实现中国GDP总量到2020年时达到2010年两倍的目标”,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团队的报告说。
据报告分析,“十三五”期间的其它目标,包括增加就业和提高最低工资,将帮助减小收入差距并改善生活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保制度将帮助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这些新目标都将帮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而“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期战略将实现中国工业领域的升级和重组,创新和新兴行业、环保和绿色产业也将获得政策支持,意味着未来中国对清洁能源的需要也将快速增加。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十三五”的经济增速应更重质量轻数量,所谓质量就是调整经济结构,要更快地加速向消费驱动转型,提高消费比率,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7%的增长速度并不可怕,6.5%甚至6%的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遥遥领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