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一名犹太小伙儿的朋友圈
2015-11-01 11:44:05
 

友文在办公

  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尤维尔·戈兰与中国结缘,这个80后以色列犹太小伙儿在富有东西方文化色彩的海口骑楼老街里,享受着和海南人珍贵的友谊,同时也正为中国和以色列之间交流合作而奔波忙碌着。

  上午9点,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戈兰一边询问公司的工作进度,一边拿出手机发微信。通过微信朋友圈,记下每天在中国的点点滴滴是他的习惯。戈兰说,高中时读到马可波罗的故事,就梦想着来中国。

  戈兰:“看了很多书,中国民族跟犹太民族有非常好的关系,我很想去中国。”

  2012年,戈兰辞去令人羡慕的在荷兰大使馆的工作来到中国。与大多数外国人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北京或上海等大城市,却来到了海口。

  戈兰:“很多外国人去北京上海,我说我不要去,因为那边很多人会说英语。我在地图上看见一个岛,我说我去海南吧,我要有一个中国的环境,真的做一个中国人。”

  为了尽快掌握汉语,戈兰白天在语言学校学中文,晚上在路边和大家斗地主、打麻将、喝老爸茶。3个月后,戈兰就学会了说普通话,不时还会冒出一两个海南方言。

  阿姨:“他租了我的房子,交际能力特强,两三句就熟了,连海南话开玩笑的话他都会说。”

  同事:“有次他一直跟一个阿姨学海南话,把我笑得不行。”

  戈兰告诉记者,吃饭啊,睡觉啊,结账,喝咖啡等海南话,都没问题。

  戈兰定居在海南,并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友文”。大家都喜欢这个“长着老外脸,说着中国话”的外国小伙儿。为了让朋友了解中国,友文经常通过微信朋友圈,晒晒海口的风土人情。他还建议自己在罗马的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

  友文:“罗马这么有名的商务大学Luiss,为什么没有中国学员呢,他说好想法。三个月后他们开始了。所以我也是中国文化大使。怎么说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友文在中以高科技论坛

  在海南的以色列人不多,有着在大使馆工作经历的友文,想做海南与以色列之间的桥梁,他穿行在各个机场和会场间,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积极奔走。2013年,在友文的沟通下,海口市与以色列莫丁·马卡宾·卢特市签署了结好协议书。同年,召开了海口以色列第一次创新交流会,中国-以色列高科技论坛首次落户三亚。友文也因此获得海南省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椰岛奖”。那天,友文把笑得格外灿烂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他说自己是“海口人”,要做海南民间的外交大使。

  友文:“我们做海南的外交大使,考虑去国外宣传。我家在海口,我现在说回国是回中国,我很希望帮助我家发展。”

  友文的公司坐落在最具南洋风情的海口骑楼老街,这里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点。2014年11月,友文在这里筹办了“中以文化周”。站在一幅幅展示中国和以色列历史文化的照片前,友文一边用流利的中文向往来的参观者介绍,一边通过微信向朋友发送文化周的盛况。

  友文:“很多中国人来看以色列,很多中国人来也看自己的文化,我觉得非常好。海南跟以色列,文化可以合作,高科技可以合作,医疗可以合作。”

  友文说,中以两国之间的文化有很大的共融性,中以文化活动周不仅是文化交流,更是中以人民心与心的交流。他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深情的话:“愿犹太梦与中国梦走到一起”。

  友文:“习主席现在说中国梦,china dream,‘一带一路’可以带给很多国家工作机会,经济机会,高科技机会,不同的国家一起合作。(记者王志刚 许云 吴媚苗)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央广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