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广州试点全新网约车模式 司机刷卡上岗
2016-03-10 21:29:00
 

车内配置了应约、计费等相关功能的终端。 符超军 摄

  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就深入出租车汽车改革和有关网约车管理出台了两个文件,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交通运输部将按照改革制度设计的总体框架,重点指导一批,特别在东部、中部、西部不同的地域,大、中、小不同规模的一些代表性城市,组织开展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则建议,应暂缓实行《暂行办法》,鼓励各地方“先行试点”,待经验积累成熟后再行立法。他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全国层面暂时不宜搞一刀切的管理办法,即便政府要管,管住租车平台就行,然后交由平台去管人、管车。

  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则透露,广州市交委正斥资135.82万元预算采购“广州市约租车行业监管平台”,将对广州所有网约车的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没有运营资格的车辆将无法上线。而且社会专车和网约车的平台、车辆、司机三者均须持监管平台审核后的资质证明才可上线运营。南方日报记者 成希 实习生 万婷婷

  焦点1.广州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建设情况如何?

  已基本建成预留社会专车接入接口

  3月8日,南方日报记者从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采购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交建公司”)成功中标,获得了这个134.8万元的项目。记者留意到,广州交建公司是广州交委旗下的公司,其办公地点就在广州交委。

  相关权威人士透露,广州交建公司早在去年就介入了这个项目,目前监管平台已基本建成,正在测试过程中。广州市网约车行业管理有关办法也已形成,规定网约车属于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为了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对其实行严格的数量控制和管制,即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网约车。

  根据招投标公告,建成后的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将从车辆、司机、订单资费、停放点、驾驶员及乘客信用、征询投诉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监管平台将与运政、稽查执法、交通行业从业人员个人信用系统、出租车监管平台等平台对接,以便综合约租车终端、中心调度平台、稽查执法系统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对约租车行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网约车行业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撑。

  监管平台对网约车和专车的订单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在监管平台的地图上,能看到不同颜色、符号显示着全市各区域当前网约车的实时订单情况。当专车平台车辆、司机、订单流转出现违规等情况时,监管平台也能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控制对专车平台的信息服务,跟踪专车平台问题整改情况。为了防止网约车“挑地方”,有些区域打不到车、有些区域却车辆过剩的“冷热不均”现象,监管平台还将在客流集中的时间段和路段,指导空驶约租车去相应的区域,以充分实现网约车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匹配,避免网约车空驶率高导致道路资源的浪费,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招标文件显示,专车监管系统还预留了社会专车平台接入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的接口,从而规范广州市范围内专车平台的营运手段、合理引导专车市场发展。广州市交委解释,对于整个出行市场来讲,不认为将来只有一个平台,市场多元发展多个主体对消费者来讲是好事。

  ■亮点

  平台实时跟踪乘客可指尖投诉

  司机通过在监管平台上刷卡签到运营约租车。当网约车司机在约租车终端刷卡做身份验证时,监管平台会对此司机的信息卡进行验证;当遇到“刷卡异常”和“车辆异常集结”等情况时,监管平台能够敏锐捕捉到;网约车停在哪里,也能实时跟踪。司机在上岗前和上岗中,监管平台会进行全程行为监管。

  监管平台还可通过订单资费监管模块,采集记录各个订单信息,并根据不同因素重新计算车资费用,核对费用是否合理。监管平台将采集记录司机在订单执行中的诚信和服务情况,包含“司机信用”和“乘客信用”等方面,为司机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提供依据。乘客投诉、建议、报失和司机投诉,也都能在监管平台上完成。

  焦点2.广州网约车行业平台测试情况进展如何?

  测试注册人数超4万人交委只负责行政管理

  “如约的模式符合交通运输部改革制度设计的总体框架,广州正在积极试点。”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称,去年年初,“如约”平台完成招标工作,白云、广骏、交通、丽新4家出租车公司获得了2950辆约租车指标,随后“如约”进入内部测试。“如约”平台是由企业联盟组建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获得指标之后,按照政府当时投标的约定履行职责。联盟出资委托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建立“如约”平台,统一对外运营,交委只履行行政管理职责。

  如约平台联盟企业、白云集团董事长邓志诚介绍,目前企业联盟自主建立的如约平台还在测试中,不过测试车辆和用户数在逐步扩大,目前总体测试车辆已达660多辆。其中白云集团占了近300辆,测试注册人数也已超过4万人。白云集团正在测试中不断完善系统和业务流程,并待国家层面有关出租车行业改革政策正式出台后,将视测试情况尽快正式向社会推出服务。

  另有如约平台联盟企业负责人介绍,“如约”为这些司机提供了近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应用互联网、广州主要道路、交通区域、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安全行车、事故预防等全方面知识,还要求司机学习开车门、送水、车容车貌等专车级服务技能。经过培训以后,这些司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约租车)”考试。考试内容有相关技能考试以及英语、粤语等语言考试,80分以上才算及格,然后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最后才能开如约车上路。

  市交委主任陈小钢曾向南方日报记者解释,“如约”在等待国务院关于网约车相关政策的出台,正式上线时间仍未确定,广州将搭建自己的城市出行运营管理平台,今后每个城市地方政府会这样,广州模式或向全国推广。

  ■亮点

  司机要考英语将全员持证上岗

  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网约车司机获得从业资格证是做专车的必备条件。交通部去年征求意见,超六成意见认为网约车司机应该持证上岗,广州如约平台目前已先行一步,提前试点为约租车司机发证。资格证上有司机的身份证号、资格证件号、照片、服务单位,上面还特别注明从业资格为“出租汽车驾驶员(约租车)”,有效期至2021年11月底,长达6年。目前参与内测的如约平台司机全部领取了资格证,以后“如约的士”将全员持证上岗。

  一位50多岁的老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他在广州开了近20年出租车,对广州的路况非常熟悉。但是他不懂英语,为了考取约租车资格证,他苦练了几个月,终于学会了简单的英语交流,顺利完成了考试。据他了解,还是有少数人没有通过考试,接着“回炉”参加了学习班,最后通过了考试。

  “我看好如约以后的发展。”陈师傅说,优步和滴滴等专车平台,只要提供驾照就能通过注册,但是如约平台的要求相对高很多,比滴滴、优步等平台安全很多。

  焦点3.广州全新出租车模式运行情况如何?

  200辆新出租车试运行年均可省900万元油费

  “这可能是下一步出租车改革的方向。”3月7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广州正试点全新的出租车模式,已经进行了半年。他近期受邀前往试车并提意见,了解到广州投入了200台新型出租车。这批出租车安装了智能终端,既能接入网约车管理平台,一键接客,又能够像普通的出租车一样上街巡游。

  韩志鹏提供的相片显示,全新的出租车与广州以往的普通出租车、高峰的士以及如约的士均有不同,它的车身为亮橙色,车身上能看到“混合动力”字样及车型。

  记者从权威人士外获悉,这200辆全新的出租车由广汽集团生产,车辆品牌是雷凌双擎。它是广州市首款混合动力示范出租车,采用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搭载E-CVT电子无级变速箱,其搭载了丰田最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实现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仅4.2升,油耗相比同排量出租车降低约4升,以每年20万公里行驶量计算,省油超过8000L/年,单台节省费用约4.5万元/年,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吨/台,大幅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这批车辆的市场价在141800元左右,比广州目前普遍购置的出租车贵6万元左右。这些车辆由企业购置,同时不增加司机的承包费。

  韩志鹏介绍,除节能环保以外,在新出租车驾驶区前方,有一块迷你型平板电脑大小的车载智能终端,里面装载有“广州交通信息”系统,有约租车的详细功能,包括“订单管理”“账户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功能业务”以及“设置”等功能,分别对应着司机的应单、查询、调度及反馈等需求。这些车辆由白云、广交、广骏、丽新等大型出租车企业购置,同时不增加司机的承包费。

  韩志鹏表示,这200辆新出租车完全具备了如约功能,完全能兼容“如约的士”平台。这也就是说,如果试点成功,广州其它2万多辆出租车从理论上来说也能够进行升级换代,广州的如约车数量将爆炸式增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能极大地降低出租车的空载率,既能提高整座城市的运行效率,又能方便市民的出行。”韩志鹏称,“广州这次颠覆性革命式改革,不但对乘客有好处,对出租车司机有好处,甚至对出租车公司也有好处,对政府来说也有好处,是可以引领全国的颠覆性革命性改革。”

  ■亮点

  绕路拒载可给差评可多渠道付款

  丽新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租车安装的智能终端接入了监管功能,技术上跟如约和社会上的打车软件类似,司机应单后即可监控行驶全程,发生绕路、拒载、议价等行为,将被载入司机的个人信誉档案,关联司机和企业的相应考评。

  记者了解到,广州未来的出租车还将有全新的APP,乘客可下载手机APP或拨打电话一键约车,可以使用现金、羊城通、银联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

  交通运输部长杨传堂:鼓励出租车行业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我们鼓励传统出租车行业加快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引导巡游出租车也通过电信、互联网等一些电招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运营服务,提升服务的水平,同时鼓励传统出租车企业主动运营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网络预约车服务,实现出租车行业的转型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

  按照“政府管平台”原则构建网约车管理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国不同城市的规模、发展程度、拥堵程度、道路资源以及出行的供求状况均不相同,如果对互联网新业态的监管套用“一刀切”的传统监管方式,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最终将会严重遏制“互联网+交通”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错失出租车行业改革良机。

  蔡继明认为,在监管模式上可以按照“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人和车”的原则构建网约车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外互联网平台治理经验,应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改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司机和车辆”的监管模式。目前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均已建立公开透明的服务评价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准入退出机制,平台有动力也有能力管好司机、车辆。互联网平台还通过提供保险,增强了对事故发生后的赔付保障。因此,政府应给予平台发展空间,充分放权。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

  放弃特许经营模式 把出租车定位为公交一部分

  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律师则带来了一份《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建议》,他建议把出租车定位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放弃出租车特许经营模式,建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司机和车辆的监管模式,取消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改为无偿使用。施杰表示,随着网络预约车的发展,出租车行业的垄断利益开始松动,一些地方出现了出租车“份子钱”松动、降低,甚至取消出租车牌照钱的情况。部分出租车公司正在探寻“互联网+出租车”的升级转型,通过搭建新平台参与竞争,或者与现有平台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