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河北滦南实施九大工程发展现代农业
2016-03-07 16:59:00
 

  中国经济网唐山3月7日讯 2016年,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滦南转变思路,通过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建设环县城休闲农业产业带,引导1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26.5亿元,开发乡村旅游、农业经济、商业开发和休闲度假四大功能区,打造绿色、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基地,构建对接京津冀及沿海游客的“服务站”和“中转站”。推动总投资21亿元的万亩林果产业园区、中红肉鸡产业园区、10万亩超级水稻种植园区和花生产业园区建设,年内争创一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训工程。加强对县城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或改造升级,力争年内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家以上。加快蒙牛公司生产线改造、中红熟食加工等项目建设力度,年内重点培育1个强县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

  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工程。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原则,推进58个农业重点项目,年内力争引进1-2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与2家省级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合作。突出抓好现代商贸物流园、美丽中国(滦南)生态示范区、北京二商蔬菜供应基地、伯愚绿农农产品开发、生物有机肥和消毒剂等总投资68亿元的15大重点产业项目。

  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巩固奶牛、生猪、肉鸡、果菜、水产五大产业。年内实现奶牛存栏,生猪、肉鸡出栏分别达到14.5万头、160万头和1100万只,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稳定在10.8万平方米。引进推广小麦、水稻、花生等粮油新品种,引导设施蔬菜向设施果品转型,打造对接京津冀的高端果品生产地和供应基地。有序推进养殖小区的改造升级,推动畜牧养殖大县向养殖强县转变。开展原种南美白对虾、河豚鱼等品种的养殖实验,提升水产养殖标准,打造国家级水产养殖实验室。

  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工程。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年内打造以“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要形式的六类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各一个(包括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瘦肉型猪、肉鸡养殖及肉食加工,蔬菜生产及加工销售,水产品生产及加工,水稻等粮食生产及加工销售)。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年内培育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

  农业品牌发展工程。大力开发农业产品的品牌价值,鼓励引导县域农业企业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商品推介等工作,年内力争申报省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5件;集中打造“柏各庄大米”、“嘴东海产品”等地域品牌,整合品牌经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科技服务惠农工程。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基地、实验站,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年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完善提升“三农信息服务网”功能,与唐山市“三农网”有效对接,覆盖农户10000户以上。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创新,推进农业物联网在设施农业技术、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开展电商进村活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双向流通。

  农业安全工程。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储藏运输等产业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强“三品一标”建设,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覆盖范围。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造林绿化工程,积极争取沿海防护林等重点造林项目,同时开发闲置坑塘等废弃土地资源,“见缝插绿”,年内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0%以上。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河道清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1项重点工程,年内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100%保障县内河流、干渠及防洪工程功能正常。(张洪鹏 姜伯静)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