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河北宁晋东汪:重灾区跻身经济强镇
2016-03-07 16:51:00
 

  “5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使东汪镇遭受了重创,满眼一片废墟。50年来,我们的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把东汪镇变成河北省纺织服装名镇、华北电线电缆重镇。去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60多亿元,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日前,记者到宁晋县东汪镇走访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东汪不大,却很整洁。宽敞的街道,漂亮的建筑,医院、学校、公园等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派现代城镇的景象。特别是东汪镇经济开发区,企业一家挨着一家,个个生产繁忙。

  “50年前,东汪震后普遍地裂、冒水、喷沙,有的地裂缝宽达0.7米,长达几十米甚至数公里,有的缝两侧上下错动几十厘米,生产生活环境特别恶劣。”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东汪开发区建成东、西两个园区,拥有电线电缆和服装等民营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5500多人,是全县仅有的三大市级园区之一,也是宁晋的一个经济强镇。

  漫步街头,记者遇到正在锻练的84岁老人刘顺义。他激动地告诉记者,是党的领导,才使东汪人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历史回到50年前。1966年3月,隆尧、宁晋一带连续发生里氏6.8、7.2级地震。东汪镇也是地震中心,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死亡40人,伤260人,全镇1.5万间房屋全部被夷为平地。

  周恩来总理冒着余震亲临东汪灾区,顶着寒风、踏着瓦砾、进窝棚、下地窖、嘘寒问暖、慰问伤员。周总理站在东汪寨墙为群众喊话鼓劲,鼓励乡亲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东汪六村主任赵兰华告诉记者,周恩来总理的话语犹如春风拂面,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让大伙儿有了使不完的劲。很短的时间里,乡亲们就重建起家园。改革开放后,东汪镇人民更是抓住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纺织服装、电线电缆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东汪开发区有许多知名企业。天环公司“宙友”牌、恒瑞公司“惠瑞”牌电线电缆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优质产品。纺织规模居全县第一。

  在东汪,人们建起“四·一”抗震纪念广场,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瞻仰回忆抗震历史,传承抗震精神的教育基地。每逢党员活动日,党员们都会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

  “抗震精神在党员干部中传承下来了。”群众告诉记者,为了引进好项目,镇里的干部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办业务,有时连旅馆都舍不得住。为了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镇主管干部每年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他们还与各大院校开展合作对接,邀请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建立起博士工作站,为园区发展引进人才。

  “抗震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不断发扬光大。”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东汪将进一步规范提升开发区建设,完善路网、供排水、照明电力、绿化等配套设施,倾力打造产值超百亿的工业区块。 记者 孙建伟 通讯员李三虎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邢台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